[發明專利]一種72槽6層扁銅線混合繞組結構以及應用該繞組結構的電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00279.2 | 申請日: | 2019-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550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龍芯電驅動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3/28 | 分類號: | H02K3/28;H02K3/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周瓊 |
| 地址: | 313008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72 銅線 混合 繞組 結構 以及 應用 電機 | ||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公開一種72槽6層扁銅線混合繞組結構以及應用該繞組結構的電機,包括分布在至少6層繞組層中的三相混合繞組結構,每相所述混合繞組結構由2條繞組支路構成,所述繞組支路由均勻分布在各繞組層的多個繞組元件構成,且形成相鄰繞組元件交替地分布在同一個槽和相鄰槽中;與現有技術相比,便于實現自動化插線,便于連接,簡化連接線工藝,大大簡化繞組端部異形線的結構布局,減少繞組結構端部占據的空間尺寸,實現本發明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機繞組結構以及應用該繞組結構的電機,特別涉及一種72槽6層扁銅線混合繞組結構以及應用該繞組結構的電機。
背景技術
從長遠來看,小型化、高速化將是新能源汽車電機的主要發展趨勢,而小型化必然要求電機功率密度有大幅度提升;高功率密度帶來的是對電機散熱要求的提升,使用油冷卻方式可以明顯改善電機的散熱,尤其應用在扁銅線繞組的電機上。
扁線電機與圓線電機的區別在于銅線的成形方式,扁線有利于電機槽滿率的提升,一般圓線電機的槽滿率為40%左右,而扁線電機的槽滿率能達到60%以上。槽滿率的提升意味著在空間不變的前提下,可以填充更多的銅線,電機的電阻越低,相同電流下,銅損耗越低。對比圓線電機,扁線電機槽內的銅導體之間接觸面積大,熱導性能更好。
現有的一種扁銅線波繞組電樞繞組,在每槽導體層數為4,6,8…且并聯支路為偶數時,由于最小線圈單元的相鄰元件是分布在同一層的,雙層波繞組結構包括分別分布在不同層的元件,位于不同層中的元件的電感值是不同的,最小線圈單元自身內部是非自平衡的,無法通過改變各最小線圈單元之間的串并聯方式來實現多功率等級的功率更改。
因此,特別需要一種72槽6層扁銅線混合繞組結構以及應用該繞組結構的電機,以解決上述現有存在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72槽6層扁銅線混合繞組結構以及應用該繞組結構的電機,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大大簡化繞組端部異形線的結構布局,減少繞組結構端部占據的空間尺寸。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72槽6層扁銅線混合繞組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在至少6層繞組層中的三相混合繞組結構,每相所述混合繞組結構由2條繞組支路構成,所述繞組支路由均勻分布在各繞組層的多個繞組元件構成,且形成相鄰繞組元件交替地分布在同一個槽和相鄰槽中。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各所述繞組支路的引出線端均位于最內層的繞組層。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各所述繞組支路的引出線端均位于最外層的繞組層。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繞組支路的引出線端位于最內層的繞組層或者最外層的繞組層。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各所述繞組支路的引出線端的節距不相等。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各所述繞組支路的引出線端為U型線。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各所述繞組支路的焊接端的節距相等。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三相混合繞組結構分布在72槽8極或72槽12極的繞組中。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電機包括如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扁銅線混合繞組結構。
本發明的72槽6層扁銅線混合繞組結構以及應用該繞組結構的電機,與現有技術相比,便于實現自動化插線,便于連接,簡化連接線工藝,大大簡化繞組端部異形線的結構布局,減少繞組結構端部占據的空間尺寸,實現本發明的目的。
本發明的特點可參閱本案圖式及以下較好實施方式的詳細說明而獲得清楚地了解。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龍芯電驅動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龍芯電驅動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0027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油冷電機的油路結構
- 下一篇:基于散斑投影的深度圖像生成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