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品質水稻育苗方法及水稻育苗床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982801.5 | 申請日: | 2019-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5833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0 |
| 發明(設計)人: | 耿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耿翔 |
| 主分類號: | A01G22/22 | 分類號: | A01G22/22;A01G9/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稻育苗床 水稻育苗 育苗 抗病性 苗床整理 育苗管理 種子處理 高品質 萌發率 選種 苗床 適配 通風 協同 水稻 調控 靈活 優化 管理 | ||
一種高品質水稻育苗方法及水稻育苗床,該育苗方法包括水稻選種、種子處理、苗床整理、育苗管理,通過對種子的合理處理、苗床的優化設置和管理,有效提高了種子的萌發率和抗病性,長勢良好且均勻,另外,針對性的提出了一種水稻育苗床,適應于育苗方法中對溫度、濕度、通風等條件的靈活調控,兩者協同適配,大大提高了水稻育苗的品質,值得推廣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品質水稻育苗方法及水稻育苗床。
背景技術
稻屬是禾本科谷類作物,約24種,分布于熱帶地區,為中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稻,一年生草本;葉長,扁平;小穗側向壓扁,有3小花,排成圓錐花序;穎極退化,僅在小穗柄端呈二半月形;不孕花的外稃極小,結實花的外稃硬,5脈,外脈靠近旋卷的邊緣,有時有芒;內稃與外稃相似,但背無中肋;雄蕊6。
稻為東南亞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品系可分為旱稻和水稻兩大類,前者多植于山地或旱地,東亞一帶的山地居民常栽植之,其形態和水稻無甚差異,不過在栽植期間無須常浸水中,但仍須有足夠的雨量方能豐收,種子做飯較有香味,且略帶粘質,我國西南各地少數民族多有栽培;后者廣植于水田中,今亞洲各國均有大量栽培,品種甚多,主要分成粳(或作粇)、秈和糯3系,前二者質不粘,后者質粘。在這些系中又有若干個品系,如早熟、中熟和遲熟等。農藝上栽培品種的名稱雖多,但原種仍為一種植物。有些學者曾將粳和糯別為2個變種,但采用的不廣。稻除子實供食用外,稈可充燃料、編草鞋、草席和作制紙的原料,又可為牛馬的干料;稃(即谷殼)可充燃料;糠為牲畜上好的飼料。
現有的水稻在種植前需要育苗處理,包括種子處理、播種、育苗管理、甚至出苗移栽,此過程是關乎水稻品質至關重要的一部分,為保證良好的出苗率和秧苗長勢,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高品質水稻的育苗系統和育苗方法,對種子進行合理的強化處理,為秧苗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有效改善了秧苗的長勢。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高品質水稻育苗方法及水稻育苗床,該育苗方法包括水稻選種、種子處理、苗床整理、育苗管理,通過對種子的合理處理、苗床的優化設置和管理,有效提高了種子的萌發率和抗病性,長勢良好且均勻,另外,針對性的提出了一種水稻育苗床,適應于育苗方法中對溫度、濕度、通風等條件的靈活調控,兩者協同適配,大大提高了水稻育苗的品質,值得推廣應用。
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高品質水稻育苗方法,包括水稻選種、種子處理、苗床整理、育苗管理,其中,
1)水稻選種:采用鹽水選種,去除不合格的稻種和雜物,選取顆粒飽滿的健康稻種;
2)種子處理:在播種前先曬種2天,然后用冷水浸種一晝夜,取出后,向其中噴施3-10ppm的浸種靈溶液,混勻后攤放于收放室內,向收放室內通入適量植物燃燒煙氣,并保持室內外空氣流通,以此保持5-12h,取出后與適量稻殼共混堆放1-3h;
3)苗床整理:取多層式苗床,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苗層、土壤層、吸濕層、蓄水層,先將苗床清理消毒,然后向蓄水層中通入適量的清水或營養液,向土壤層中填充適量的育苗土,再將處理后的種子均勻撒施于育苗土上,同時表面撒施一層濕潤的表層覆土,覆膜;
4)育苗管理:根據秧苗的生長狀態及時調控苗床的溫度、濕度、通風性和追肥期,同時視情況除草,其中,幼苗長至三葉期后2-3天,灌水揭膜,至幼苗長至15±2cm時,移栽于大田即可。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化,步驟2)中浸種靈溶液噴適量為種子質量的18-22wt%,稻殼添加量為種子質量的40-50wt%,其稻殼為破碎后的稻殼,粒徑小于2mm。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化,步驟2)中燃燒植物選自側柏、石楠、柳枝、堿蓬、秸稈中的一種或多種混合物,且收放室內的煙氣密度保持為0.2-0.5kg/m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耿翔,未經耿翔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98280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