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人像識別的圖像匹配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及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976585.3 | 申請日: | 2019-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282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梁;滑立棟;韓曉芳;王彬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金羲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62;G06T7/62 |
| 代理公司: | 32293 蘇州國誠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麗 |
| 地址: | 21516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臉 圖像匹配 卷積神經網絡 人臉識別 人臉圖像 特征向量 神經網絡模型 標記圖像 存儲介質 檢測圖像 人臉特征 人像識別 訓練樣本 匹配 數據庫 圖像 輸出 家長 檢測 節約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人像識別的圖像匹配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及應用,其可以通過人臉識別,將屬于不同用戶的圖像匹配到各個用戶,方便家長們關心自己家孩子,而且不會影響秩序,同時也節約人力,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檢測圖像中是否存在人臉,若存在,則標記圖像中的人臉并輸出其位置;步驟2:采用人臉圖像作為訓練樣本,多次訓練卷積神經網絡模型,以使所述卷積神經網絡模型能夠識別圖像中的人臉特征;步驟3:采用步驟2中訓練好的神經網絡模型對步驟1中的檢測到的人臉進行人臉識別,若識別到的人臉的特征向量與數據庫中用戶的人臉的特征向量相匹配,則將包含該人臉的圖像匹配給人臉圖像對應的用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人臉識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人像識別的圖像匹配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及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繁榮昌盛,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的提高,人們對于幼兒的教育重視程度也得到了不斷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希望在了解自家子女在教學場所的正常教學過程中表現以及在玩樂的過程中的體驗,就會出現家長或親戚朋友通過窗戶或者開門來探視的情況,這樣經常會容易導致兒童被打擾或者分心;不利于教學的順利開展和玩樂體驗的,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也會有一些場所,會有專門的人員、老師進行拍攝,再將不同兒童的圖像發給對應家長,但是這樣也浪費人力,再將兒童的圖像分發給對應的家長也費時費力,因此,需要一種既以方便家長們關心自己家孩子,而且不會影響秩序,而且節約人力的方法。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人像識別的圖像匹配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及應用,其可以通過人臉識別,將屬于不同用戶的圖像匹配到各個用戶,方便家長們關心自己家孩子,而且不會影響秩序,同時也節約人力。
其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基于人像識別的圖像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檢測圖像中是否存在人臉,若存在,則標記圖像中的人臉并輸出其位置;
步驟2:采用人臉圖像作為訓練樣本,多次訓練卷積神經網絡模型,以使所述卷積神經網絡模型能夠識別圖像中的人臉特征;
步驟3:采用步驟2中訓練好的神經網絡模型對步驟1中的檢測到的人臉進行人臉識別,若識別到的人臉的特征向量與數據庫中用戶的人臉的特征向量相匹配,則將包含該人臉的圖像匹配給人臉圖像對應的用戶。
進一步的,步驟1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1:外臉檢測:利用人體膚色進行外臉區域檢測,尋找圖像中的外臉區域并進行標記;
步驟1-2:內臉定位:利用面部幾何特征從外臉區域中定位內臉區域;
步驟1-3:內臉區域歸一化:對內臉區域的圖像進行縮放得到統一大小的圖像。
進一步的,步驟1-1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采用HSI和YCbCr兩種色彩空間對圖像進行二值化處理得到二值圖像,設定膚色范圍限定在H∈[0,46],S∈[0.10,0.72],Cb∈[98,130],Cr∈[128,170],將滿足膚色范圍限定條件的像素標記為膚色像素,其余的像素均為非膚色像素;
分別在以每一個膚色像素為中心的矩形鄰域內統計膚色像素的個數,若其中膚色像素的數量超過半數,則將該膚色像素保留為膚色像素,否則,認定該膚色像素為非膚色像素;
將二值圖像中的膚色像素點構成的膚色塊作區域歸并形成目標區域,并采用面積密度、長寬比、致密度、面積濾波對目標區域進行比例、結構分析,過濾掉不可能為外臉區域的目標區域。
進一步的,不可能為外臉區域的目標區域包括三角區域、矩形區域、細長的和彎曲的區域和小面積區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金羲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金羲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97658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