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清香型焙烤荷葉絲茶的制備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975139.0 | 申請日: | 2019-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5218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03 |
| 發明(設計)人: | 謝術福;王坤;樊強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良耘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34 | 分類號: | A23F3/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119 山東省濟南市天橋***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茶絲 制備工藝 焙烤 切絲 防潮包裝 工藝步驟 烘干處理 口感自然 市場推廣 有效化學 辨識度 荷葉茶 荷葉絲 清香型 色香味 柔韌 茶色 沖泡 荷香 荷葉 加香 晾青 揉捻 水中 微帶 清涼 采摘 茶葉 保留 | ||
本發明涉及茶葉的制備工藝,特別涉及一種清香型焙烤荷葉絲茶的制備工藝,包括荷葉采摘、去莖、晾青、蒸青、一次切絲處理、茶絲揉捻、烘干處理、二次切絲處理、焙烤加香和防潮包裝十個工藝步驟,制作出的荷葉茶,茶絲外觀黃綠,茶絲柔韌,口感自然醇和,微帶清涼,茶色綠潤清澈,在沖泡的過程中能將有效化學成分溶于水中,耐泡度3?5泡,該茶品色香味俱佳,極具辨識度,能保留荷韻,凸顯荷香,有很好的市場推廣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茶葉制作工藝,具體是涉及一種清香型焙烤荷葉絲茶的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荷葉(拉丁學名:Lotus Leaf),又稱蓮花莖、蓮莖,是蓮科蓮屬多年生具根莖的水生植物,具有極大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既能清熱解暑,又能升發脾陽,也可作為烹飪原料;人們經常會將荷葉與其它材料混合在一起制作成食品和茶葉,現有利用荷葉與其它材料制作成的茶葉有各種各樣的,現有的荷葉與其它材料混合制成的茶葉以及利用荷葉采用各種工藝制成的茶葉口感和聞起來的氣味不是很好,不太受人們喜愛,需要對荷葉茶進行改進,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清香型焙烤荷葉絲茶的制備工藝。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清香型焙烤荷葉絲茶的制備工藝,解決了現有的荷葉茶口感和聞起來的氣味不是很好,不太受人們喜愛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清香型焙烤荷葉絲茶的制備工藝,包括如下制作過程:
①采摘,在無污染濕地地區采摘完整成熟的荷葉;
②去莖,將采摘后的葉片,直接去莖;
③晾青,將去莖后的葉片進行攤晾,在通風陰涼處將葉片上附著的露珠自然風干;
④蒸青,將自然風干的荷葉在120-140℃的汽熱殺青機中蒸28-40s;
⑤一次切絲,將蒸青后荷葉通過切割機切絲;
⑥葉絲揉捻,將殺青切絲后的荷葉移至揉捻機中進行揉捻處理,揉捻至有液體出現;
⑦烘干,將揉捻后的荷葉絲均勻分散于烘干機中,在65-70℃的溫度下,烘14-40min,控制含水量在不超過15%;
⑧二次切絲,將烘干的荷葉絲二次切絲處理,通過切割機切絲;
⑨焙烤加香,將二次切絲的細荷葉絲轉移到電砂鍋中,在75-85℃的溫度下進行焙烤10-14min,在105-110℃的溫度下進行焙烤5min;
⑩防潮包裝,焙烤完成后,將荷葉絲茶葉進行防潮包裝處理。
在上述方案基礎上,所述步驟①中采摘的荷葉為清晨3-6點鐘完整成熟的荷葉,并且是粘附有露水的葉片。
在上述方案基礎上,所述步驟②中去莖時,去除以莖為中心半徑2-2.5cm的葉片。
在上述方案基礎上,所述步驟⑤中切絲的寬度為1.8-2.0cm,長度不控制。
在上述方案基礎上,所述步驟⑥中加入揉捻機內荷葉絲的加入量為揉捻機容量的50-75%。
在上述方案基礎上,所述步驟⑧中二次切絲的寬度為1.8-2.0mm,長度15-26mm。
在上述方案基礎上,所述步驟⑩中茶葉絲的包裝為真空包裝。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一種清香型焙烤荷葉絲茶的制備工藝,采用合理的十個工藝步驟制作出的荷葉茶,茶絲外觀黃綠,茶絲柔韌,口感自然醇和,微帶清涼,茶色綠潤清澈,在沖泡的過程中能將有效化學成分溶于水中,耐泡度3-5泡,該茶品色香味俱佳,極具辨識度,能保留荷韻,凸顯荷香,有很好的市場推廣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良耘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良耘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97513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清香甜花茶配方
- 下一篇:一種桂圓紅棗枸杞茶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