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嵌入式通用集成電路卡訪問控制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973351.3 | 申請日: | 2019-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3313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樂祖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21/52 | 分類號: | G06F21/52;H04W8/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王姍姍;張穎玲 |
| 地址: | 100053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嵌入式 通用 集成 路卡 訪問 控制 方法 裝置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嵌入式通用集成電路卡(eUICC)訪問控制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其中,該方法包括:eUICC接收終端發送的用于獲取卡級應用的訪問權限的第一請求;基于所述第一請求,第一接入控制(AC)應用管理終端訪問卡級應用的訪問權限;接收所述終端發送的第二請求;基于所述第二請求,第二AC應用管理終端訪問Profile級應用的訪問權限;其中,所述eUICC配置有所述第一AC應用和所述第二AC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嵌入式通用集成電路卡(EmbeddedUICC,eUICC)訪問控制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eSIM(Embedded SIM,嵌入式用戶身份識別模塊)是一種新型SIM卡,是將傳統SIM卡以芯片形態直接嵌入到設備上,而不是作為獨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設備中,用戶無需插入物理SIM卡。GSMA(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規范定義的eSIM卡架構中,eUICC(即eSIM卡)上可以保存一個或多個Profile(簽約數據文件),當某個Profile處于激活狀態時,用戶可以使用該Profile中包含的安全域、卡應用(Applet)及文件。Profile作為“容器”,卡上的Applet可以包含在某一個Profile中。當某個Profile處于“激活(Enabled)”狀態時,該Profile中包含的Applet(s)處于“激活”狀態,可以正常的訪問、工作;當某個Profile處于“去活(Disabled)”狀態時,該Profile中包含的Applet(s)處于“去活”狀態,無法與外部實體通信。
相關技術中,為了確保授權的終端應用(又稱為客戶端應用)才能對指定的卡應用進行訪問,需要對終端應用訪問的卡應用進行訪問權限認證,確保獲得訪問權限后進行終端應用與卡應用的信息交互,然而,對于eSIM卡中多Profile共存的業務場景,eUICC控制方、不同Profile所有方之間的訪問控制規則往往無法協調。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eSIM訪問控制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旨在解決eUICC控制方、不同Profile所有方之間的訪問控制規則無法協調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eUICC訪問控制方法,包括:
eUICC接收終端發送的用于獲取卡級應用的訪問權限的第一請求;
基于所述第一請求,第一接入控制AC應用管理終端訪問卡級應用的訪問權限;
接收所述終端發送的用于獲取簽約數據文件Profile級應用的訪問權限的第二請求,所述第二請求為所述終端獲取卡級應用的訪問權限后發生成的;
基于所述第二請求,第二AC應用管理終端訪問Profile級應用的訪問權限;
其中,所述eUICC配置有所述第一AC應用和所述第二AC應用。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eUICC訪問控制方法,包括:
終端發送用于獲取卡級應用的訪問權限的第一請求給eUICC;
訪問所述eUICC的第一接入控制AC應用,對所述eUICC的卡級應用的訪問權限進行認證;
確定獲取所述eUICC的卡級應用的訪問權限后,發送用于獲取簽約數據文件Profile級應用的訪問權限的第二請求給所述eUICC;
訪問所述eUICC的第二AC應用,對所述eUICC的Profile級應用的訪問權限進行認證。
本發明實施例又提供了一種嵌入式通用集成電路卡eUICC訪問控制裝置,應用于eUICC,包括:
第一處理模塊,用于接收終端發送的用于獲取卡級應用的訪問權限的第一請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97335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