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養殖廢水培養紫球藻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971144.4 | 申請日: | 2019-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435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銘;李濤;劉欣藝;許謹;王志康;朱四喜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民族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12 | 分類號: | C12N1/12;C12M1/04;C12M1/00;C12R1/89 |
| 代理公司: | 44463 佛山粵進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儲 |
| 地址: | 550000***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培養池 輸送網 養殖廢水 進水管 輸送管 紫球藻 二氧化碳氣體 節約生產成本 資源再利用 生態效益 出水管 有機物 浸沒 富含 碳氮 下端 養殖場 廢棄 廢水 架設 垂直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養殖廢水培養紫球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建立所述培養池,在所述培養池內設置進水管和出水管,在所述培養池內架設至少一個所述輸送網體,并使得所述輸送網體下方的所述分輸送管垂直展開在所述培養池內,其下端靠近所述培養池的池底;(2)通過所述進水管向所述培養池內排入經處理后的養殖場廢水,并且基本浸沒所述分輸送管;(3)定期通過所述輸送網體向所述培養池內排入二氧化碳氣體。本發明利用富含碳氮有機物的養殖廢水培養紫球藻,實現廢棄資源再利用,減少環境污染,節約生產成本,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藻養殖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利用養殖廢水培養紫球藻的方法。
背景技術
紫球藻為紫球藻科、紫球藻屬的單細胞藻類植物,多數球形,呈血紅色或暗紫紅色,以細胞分裂生殖,常不規則地聚集在一起,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紫球藻富含藻膽蛋白、多不飽和脂肪酸(主要為AA和EPA)及胞外多糖等高價值生物活性物質,在醫藥和精細化工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而同時,紫球藻具有生長迅速、代時短,能夠實現高密度培養,已有研究表明,碳氮含量是影響紫球藻生長的主要因子,其它微量元素也會影響紫球藻生長,并且紫球藻容易聚集,會影響后續生長。
另一方面,我國畜牧養殖業,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廢棄物,例如糞便及廢水,富含大量有機物,碳氮含量高,但現有沼氣化資料利用成本高,小型養殖場主要以營利為目的,養殖廢水排放污染物的濃度達到排放標準要求即可,基本不會對廢水進行深度處理及資源化利用,造成大量資源浪費。
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有必要提出進一步地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利用養殖廢水培養紫球藻的方法,以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利用養殖廢水培養紫球藻的方法,包括培養池、輸送網體,所述輸送網體包括輸送板、與所述輸送板連接的總輸送管、以及連接于所述輸送板下方的若干柔性分輸送管,所述分輸送管的管體上開設有若干通孔,所述總輸送管與若干所述分輸送管通過所述輸送板連通,所述培養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建立所述培養池,在所述培養池內設置進水管和出水管,在所述培養池內架設至少一個所述輸送網體,并使得所述輸送網體下方的所述分輸送管垂直展開在所述培養池內,其下端靠近所述培養池的池底;
(2)通過所述進水管向所述培養池內排入經處理后的養殖場廢水,并且基本浸沒所述分輸送管;
(3)定期通過所述輸送網體向所述培養池內排入二氧化碳氣體。
優選地,定期通過所述輸送網體向所述培養池內排入海水。
優選地,所述海水與所述二氧化碳氣體交替排入所述培養池內。
優選地,所述養殖場廢水經去除固體雜質并消毒后排入所述培養池。
優選地,在所述分輸送管的下端連接重力板。
優選地,在所述重力板上設置面向水面的第一光照部件,根據需求開啟所述第一光照部件。
優選地,所述第一光照部件的光照強度為3000-6000lx。
優選地,所述輸送網體通過旋轉軸架設在所述培養池內,定期旋轉所述輸送網體。
優選地,所述分輸送管采用外表面毛糙軟管。
優選地,在所述培養池的上方設置面向水面的第二光照部件,根據需求開啟所述第二光照部件。
優選地,所述第二光照部件的光照強度為3000-6000lx。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民族大學,未經貴州民族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97114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細胞培養裝置
- 下一篇:轉基因絮凝微藻的構建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