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投屏系統及投屏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967186.0 | 申請日: | 2019-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539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馮軍;李強;張曉輝;趙龍;付文春;許加文;羅懷淋;孫敏;蔣朝任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賽迪重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21/436 | 分類號: | H04N21/436;H04N21/41;H04N7/15;H04L29/06;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尹麗云 |
| 地址: | 401122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投屏系統及投屏方法,該智能投屏系統通過分別與遠程投屏發送設備及投屏接收設備連接的云服務器的結構設計,可將遠程投屏發送設備的屏幕內容及時有效地通過云服務器傳遞投影到投屏接收設備,實現了遠程投屏,提高了商務會議的溝通效率;云服務器實時監控投屏發送設備及投屏接收設備的運行情況,能保證投屏系統的健康運行;此外,投屏接收設備在接收到視頻流數據并解碼之后,會根據視頻流數據的個數、每個視頻流數據對應的投屏發送設備的分辨率信息與顯示裝置的分辨率信息,確定匹配每個視頻流數據在顯示裝置上的投影區域與分辨率,使得每個投屏發送設備的屏幕內容能適應性地投影到顯示裝置的全屏上,實現了自動全屏投影顯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投屏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智能投屏系統及投屏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投屏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模塊。投屏是指將移動設備上的媒體文件投放到其他設備上進行播放。投屏系統多用于商務會議,而現有的投屏系統通常是現場一對一或多對一投屏,而遠程參加會議的人員無法及時有效地分享他的屏幕內容;且現有投屏系統的投屏顯示無法自動全屏顯示。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投屏技術,用于解決現上述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投屏系統,包括:云服務器、投屏發送設備及投屏接收設備;
所述投屏發送設備包括近程投屏發送設備和遠程投屏發送設備;所述云服務器分別與所述近程投屏發送設備、遠程投屏發送設備及投屏接收設備連接,所述云服務器監控所述近程投屏發送設備、遠程投屏發送設備及投屏接收設備的運行情況并進行數據指令的收發;
所述近程投屏發送設備與所述投屏接收設備連接,所述投屏接收設備接收并顯示所述近程投屏發送設備的信號;所述遠程投屏發送設備通過所述云服務器與所述投屏接收設備連接,所述投屏接收設備接收并顯示所述遠程投屏發送設備通過所述云服務器傳遞過來的信號。
可選地,所述近程投屏發送設備包括第一無線通信模塊,所述近程投屏發送設備上裝有用于抓取屏幕內容并編碼的第一投屏模塊,所述第一無線通訊模塊與所述第一投屏模塊連接;所述遠程投屏發送設備包括第二無線通信模塊,所述遠程投屏發送設備上裝有用于抓取屏幕內容并編碼的第二投屏模塊,所述第二無線通訊模塊與所述第二投屏模塊連接。
可選地,所述云服務器包括第一處理模塊、第一存儲模塊及第三無線通信模塊,所述第一處理模塊分別與所述第一存儲模塊及第三無線通信模塊連接,所述第三無線通信模塊分別與所述第一無線通信模塊、第二無線通信模塊無線連接。
可選地,所述投屏接收設備包括投屏接收裝置,所述投屏接收裝置包括第二處理模塊、第四無線通信模塊及第五無線通信模塊,所述第二處理模塊分別與所述第四無線通信模塊及第五無線通信模塊連接;所述第四無線通信模塊與所述第一無線通信模塊無線連接,通過所述第四無線通信模塊接收所述近程投屏發送設備的信號;所述第五無線通信模塊與所述第三無線通信模塊無線連接,通過所述第五無線通信模塊接收所述遠程投屏發送設備的信號。
可選地,所述第一無線通信模塊、第二無線通信模塊、第四無線通信模塊及第五無線通信模塊包括WIFI模塊,所述第三無線通信模塊包括4G模塊。
可選地,所述投屏接收設備還包括顯示裝置,所述顯示裝置與所述投屏接收裝置有線連接,所述顯示裝置接收并顯示所述投屏接收裝置傳遞過來的視頻流數據。
可選地,所述顯示裝置包括電視、電腦、投影儀中的至少一種。
此外,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智能投屏方法,包括步驟:
提供智能投屏系統,所述智能投屏系統包括云服務器、投屏發送設備及投屏接收設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賽迪重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冶賽迪重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96718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