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檢測雞傳染性貧血病毒的引物對、試劑盒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963417.0 | 申請日: | 2019-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848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鋒;黃淑堅;劉曉云;池仕紅;傅禹銘;李文俊;方煥新;黃惠蘭;曾繁聰;姜雪芹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2Q1/70 | 分類號: | C12Q1/70;C12Q1/6851;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44205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繼超 |
| 地址: | 528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引物 試劑盒 雞傳染性貧血病毒 待測樣品 檢測 實時熒光定量PCR 熒光PCR定量 標準曲線 快速檢測 陽性標準 準確度 熒光PCR 靈敏度 特異型 擴增 質粒 應用 防疫 研究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檢測雞傳染性貧血病毒的引物對、試劑盒和方法。該引物對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CIAV?F70和SEQ ID NO.2所示的CIAV?R70,該試劑盒包括上述的引物對、陽性標準質粒、實時熒光定量PCR試劑和ddH2O,該方法以待測樣品為模板,使用該引物對進行熒光PCR擴增后根據標準曲線即可得到待測樣品中雞傳染性貧血病毒的含量,實現檢測的目的。本發明設計了一種針對CIAV的引物對,結合熒光PCR定量法能夠快速檢測CIAV,并提出了應用了該引物對的試劑盒,本發明提出的試劑盒和檢測方法準確度高、靈敏度高、特異型好且重復性好,能夠應用在CIAV的研究和防疫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雞傳染性貧血病毒(CIAV)的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用于檢測雞傳染性貧血病毒的引物對、試劑盒和方法。
背景技術
雞傳染性貧血病毒(CIAV)是一種類型獨特的環狀單鏈(負鏈)DNA病毒,根據CIAV病毒粒子大小及其核酸特征,1995年第六次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nterenationalcommitteeon taxonomy of virus,ICTV)在維也納會議報告中將CIAV歸于圓環病毒科,圓環病毒屬(circovims),與豬圓環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和鸚鵡鳥曝羽病病毒(psittacine beak and feather disease virus,PBFDV)同屬一科。由于CIAV與其它兩種病毒在基因組及抗原結構方面存在一定差異,1999年ICTV在第八次病毒分類報告中,CIAV新增一個新屬,環形病毒屬(gyrovirus),CIAV被單獨歸于新的環形病毒屬中,目前,CIAV是該屬的唯一成員。CIAV可通過水平和垂直傳播,所有天齡的雞均易感。
目前對于雞傳染性貧血的診斷方法主要是使用常規PCR檢測,常規PCR是分子水平上檢測的最原始的技術,該技術具有一定準確性,但其靈敏性明顯不足且重復性不好。因此,提出一種快速檢測CIAV的方法、試劑盒以及配套的引物對十分具有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于檢測雞傳染性貧血病毒的引物對、試劑盒和方法,具有準確度高、靈敏度高和重復性好的特點。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檢測雞傳染性貧血病毒的引物對,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CIAV-F70和SEQ ID NO.2所示的CIAV-R70。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用于檢測雞傳染性貧血病毒的試劑盒,試劑盒包括:上述的引物對(CIAV-F70和CIAV-R70)、陽性標準質粒、SYBR Green Premix Pro Taq實時熒光定量PCR試劑和ddH2O;所述陽性標準質粒是由SEQ ID NO.3所示的DNA片段與pMD18-T載體相連接后得到的重組質粒。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用于檢測雞傳染性貧血病毒的方法,具體過程為:以待測樣品為模板,用上述的引物對進行實時熒光定量PCR擴增,得到待測樣品的循環閾值,再代入標準曲線得到待測樣品的雞傳染性貧血病毒的含量;所述標準曲線為Y=-3.334lgX+39.08,其中Y為循環閾值,X為質粒的拷貝數。所述標準曲線是由107、106、105、104和103copies/uL這5個梯度濃度的陽性質粒作為模板,用上述的引物對(CIAV-F70和CIAV-R70)進行實時熒光定量PCR擴增制得。根據標準曲線可知,當其Ct值(循環閾值)小于35、溶解曲線出現單一峰值且Tm(PCR產物打開雙鏈的溫度)值為80.5~81.5℃時,則判定待測樣品為陽性,其余情況則判定待測樣品為陰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未經佛山科學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9634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