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分體式研磨子、軌道車輛的車輪踏面清掃裝置和軌道車輛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910957986.4 | 申請日: | 2019-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444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伍安旭;徐昊;汪冬冬;吳波;馮暢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中車鐵馬科技實業(yè)有限公司;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S1/68 | 分類號: | B60S1/6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張昱;陳浩然 |
| 地址: | 213125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體式 研磨 軌道 車輛 車輪 清掃 裝置 | ||
本發(fā)明涉及分體式研磨子、用于軌道車輛的車輪踏面清掃裝置和軌道車輛。所述分體式研磨子包括:連接件,其被可拆卸地安裝到軌道車輛的閘瓦托上;至少兩個研磨子組件,其中每一個研磨子組件具有摩擦體和支撐體,所述摩擦體被布置成提供用于與軌道車輛的車輪踏面摩擦接觸的表面,并通過所述支撐體與所述連接件相連,并且在其中至少兩個研磨子組件之間設置有間隙。本發(fā)明易于制造、安裝和維護,其能夠有效降低研磨子摩擦面在使用過程中的溫度,減少由于發(fā)生研磨子金屬鑲嵌而導致劃傷車輪的概率,并且減少摩擦振動、沖擊和噪聲的影響,使得系統(tǒng)整體更加穩(wěn)定可靠。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換熱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分體式研磨子、用于軌道車輛的車輪踏面清掃裝置和軌道車輛。
背景技術
從高速列車使用踏面清掃裝置至今,對于踏面清掃裝置中的研磨子來講,其具有踏面清掃、輪軌增粘、車輪修形等功能,并且能夠有效地提高列車的制動性能和舒適性能,這已經在實際使用過程得到了驗證。
然而,現有的研磨子在例如結構構造、使用效果、安全性能、制造和維護成本等方面仍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可以進一步地改進和優(yōu)化。例如,目前高速列車所配置的研磨子在使用過程中是與車輪踏面直接進行接觸,由于車輪轉速高并且研磨子與車輪的摩擦面積較大,因此在摩擦過程中將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和磨屑,并且研磨子的摩擦面溫度會很高,將導致表面硬度降低,使得研磨子與車輪踏面直接緊密貼合,磨屑將會粘附在車輪表面而不易排出。隨著金屬碎屑越積越多,這種長期堆積容易引發(fā)金屬鑲嵌物的產生,在更嚴重時可能會劃傷車輪踏面,帶來運行風險。
發(fā)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提供了分體式研磨子、用于軌道車輛的車輪踏面清掃裝置和軌道車輛,從而可以解決或者至少緩解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和其它方面的問題中的一個或多個。
首先,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它提供了一種分體式研磨子,所述分體式研磨子包括:
連接件,其被可拆卸地安裝到軌道車輛的閘瓦托上;以及
至少兩個研磨子組件,其中每一個研磨子組件具有摩擦體和支撐體,所述摩擦體被布置成提供用于與軌道車輛的車輪踏面摩擦接觸的表面,并通過所述支撐體與所述連接件相連,并且在其中至少兩個研磨子組件之間設置有間隙。
在根據本發(fā)明的分體式研磨子中,可選地,在其中至少一個研磨子組件的所述支撐體與所述連接件之間設置有彈性部件。
在根據本發(fā)明的分體式研磨子中,可選地,所述彈性部件包括碟型彈簧,并且所述連接件上設置有用于容納所述彈性部件的孔槽。
在根據本發(fā)明的分體式研磨子中,可選地,所述分體式研磨子包括三個研磨子組件,它們被布置成兩個相鄰的研磨子組件之間的所述間隙的寬度相等,并且由各研磨子組件中的所述摩擦體的所述表面所形成的整體表面呈圓弧形。
在根據本發(fā)明的分體式研磨子中,可選地,所述支撐體被構造成具有圓柱形凸臺,所述圓柱形凸臺穿過設置在所述連接件上的安裝孔并通過墊片卡裝在所述連接件上。
在根據本發(fā)明的分體式研磨子中,可選地,,所述連接件通過凹凸結構被安裝到所述閘瓦托上。
在根據本發(fā)明的分體式研磨子中,可選地,所述摩擦體與所述支撐體一體熱壓成型并燒結固化。
在根據本發(fā)明的分體式研磨子中,可選地,所述摩擦體采用修形摩擦體和/或增粘摩擦體,并且/或者各研磨子組件中的所述摩擦體分別采用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制成,并且/或者各研磨子組件中的所述支撐體分別采用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制成,并且/或者所述研磨子組件中的各所述間隙的寬度彼此相等或不相等。
其次,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它還提供了一種用于軌道車輛的車輪踏面清掃裝置,所述車輪踏面清掃裝置包括如以上任一項所述分體式研磨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中車鐵馬科技實業(yè)有限公司;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經常州中車鐵馬科技實業(yè)有限公司;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95798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