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板表面除銹裝置的破鱗輥自動更換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947005.8 | 申請日: | 2019-10-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4441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04 |
| 發明(設計)人: | 傅如學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謀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27/033 | 分類號: | B24B27/033;B24B55/00;B24B45/00;B24B41/02;B24B41/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齒輪 軸承座 外齒輪 上梁 嚙合 齒輪軸 空當 除銹裝置 彈力作用 彈性輔助 鋼板表面 輪齒間隙 內外齒輪 上下移動 自動更換 左右移動 輥兩端 內嚙合 齒輪 反推 螺桿 內縮 省力 省時 轉動 對準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鋼板表面除銹裝置的破鱗輥自動更換機構,包括上梁、工作總梁、軸承座以及破鱗輥,工作總梁相對于上梁上下移動,軸承座設置在工作總梁的兩端;上梁帶動工作總梁水平移動;軸承座包括軸承座一、軸承座二,軸承座一相對于工作總梁左右移動;兩個軸承座各安裝有一彈性輔助機構,包括基座,基座通過螺桿帶動內齒輪轉動,在內齒輪內嚙合有齒輪軸,破鱗輥兩端固定有外齒輪,齒輪軸的露出端相對于內齒輪前端面向內縮進留出一空當;裝輥時內齒輪一邊旋轉一邊靠近外齒輪,內外齒輪未嚙合時內齒輪在外齒輪壓力作用下回退,當外齒輪的齒對準內齒輪的輪齒間隙時,內齒輪在彈力作用下反推使外齒輪進入空當并與內齒輪嚙合;代替人工,省時省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金屬表面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鋼板表面除銹裝置的破鱗輥自動更換機構。
背景技術
鋼板在被生產出來到實際使用往往需要經過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內,因鋼板自身屬性原因會導致鋼板表面生銹,影響實際使用,因而在用鋼板進行金屬制品加工前需要對生銹鋼板進行除銹處理。
目前鋼板表面除銹的方法一般為酸洗除銹法。其原理是利用酸洗液中的酸與金屬氧化物進行化學反應,使金屬氧化物溶解,而除去鋼材表面的銹蝕和污物。但鋼板在酸洗除銹后一定要大量清水清洗并鈍化處理,它所形成的大量廢水、廢酸、酸霧造成環境污染。如果處理不當還會造成金屬表面過蝕,形成麻點。在各地十面“霾”伏、河流污染、土地污染的嚴峻形勢及輿論環保壓力下,國家強力治污的決心越來越強烈。這對于依舊采取酸洗工藝除銹的企業來說,其環保壓力會越來越大。盡快選用新的、綠色環保的除銹工藝設備,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當然也有一些物理除銹的方式,目前該技術領域內對鋼板表面的除銹拋光工藝采用的是盤刷或砂帶除銹機械裝置,但是實踐中一方面這種除銹方式,除銹的質量不佳,除銹的效率低下且不能對鋼板表面進行全面清理;另一方面當盤刷或是砂帶工作磨損需要更換時,往往需要人工長時間操作,費時費力。
現采用破鱗輥的轉動磨刷作用將帶鋼坯料上的氧化鐵皮剝落或者剝松,以達到除銹效果,這種破鱗輥上種有尼龍材料的磨刷棍,在使用中磨刷棍會有逐漸磨損,因此,需要換輥操作,此前需要人工輔助,十分費時費力,效率低下。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實現破鱗輥自動更換的機構,該機構的應用實現了自動化卸輥與裝輥,十分方便,代替了人工。
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鋼板表面除銹裝置的破鱗輥自動更換機構,包括第一機架,在第一機架上設有可升降除銹機構,所述的可升降除銹機構包括上梁、工作總梁、軸承座以及破鱗輥,工作總梁設置在上梁下方,且工作總梁相對于上梁上下移動,軸承座設置在工作總梁的左右兩端,破鱗輥與左右兩個軸承座轉動連接;上梁相對于第一機架水平移動并帶動工作總梁同步水平移動;所述的軸承座包括左右對向設置的軸承座一、軸承座二,其中,軸承座二與工作總梁固定相連,在軸承座二旁設有驅動電機;軸承座一則相對于工作總梁左右移動,兩個軸承座一、二相向的一側各自安裝有一彈性輔助機構,該彈性輔助機構包括一基座,基座轉動安裝于軸承座一、軸承座二上,在基座端面上沿周向均勻安裝有多根螺桿,在螺桿上穿設有內齒輪,且螺桿上套設有作用于內齒輪的彈性件,彈性件設置在內齒輪與基座之間,螺桿上還連接有防止內齒輪脫出的調節螺母,基座與內齒輪通過螺桿同步旋轉;在內齒輪內嚙合套接有齒輪軸,破鱗輥兩端的軸頭上固定有外齒輪,齒輪軸的露出端具有供軸頭插入的腔體,且齒輪軸的露出端相對于內齒輪的前端面向內縮進留出一空當以便于外齒輪進入;通過上梁的平移以及軸承座一的平移后,舊的破鱗輥脫開;新的破鱗輥到位后,上梁以及軸承座一反向平移使破鱗輥的軸頭插入齒輪軸的腔體內,同時內齒輪一邊旋轉一邊靠近外齒輪,內外齒輪未嚙合時內齒輪在外齒輪壓力作用下回退,當外齒輪的齒對準內齒輪的輪齒間隙時,內齒輪在彈性件彈力作用下反推使外齒輪進入空當并與內齒輪嚙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謀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謀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94700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