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電暈的繞包扁線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938643.3 | 申請日: | 2019-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001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0 |
| 發明(設計)人: | 宋安;奚駿;劉明福;宋健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申茂電磁線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7/08 | 分類號: | H01B7/08;H01B7/17;H01B3/30;H01B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321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脈沖 薄膜 第二表面 第一表面 絕緣薄膜 耐電暈 銅導體 扁線 繞包 長度方向延伸 層疊設置 連續設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耐電暈的繞包扁線,該耐電暈的繞包扁線包括銅導體、抗電脈沖薄膜和絕緣薄膜;其中,該銅導體包括沿著其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該抗電脈沖薄膜連續設置于該第一表面、該第二表面、該第三表面和該第四表面;該絕緣薄膜層疊設置于該抗電脈沖薄膜的表面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機用繞組線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耐電暈的繞包扁線。
背景技術
在新能源汽車中,為了更好地節約內部空間和改善散熱性能,通常會將電機和變速箱共同設計在一起。新能源汽車的電機采用脈沖供電,如果電機脈沖供電對應的脈沖尖端電壓超過電機用繞組線的絕緣保護層的極限電壓,則該脈沖尖端電壓會擊穿該電機用繞組線并發生電暈現象,最終導致電機用繞組線發生短路情況和危機電機的工作安全性??梢?,現有的電機用繞組線并不能有效地避免由脈沖尖端電壓引起的擊穿和電暈現象,其極容易發生絕緣性能下降和短路的不良效應。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耐電暈的繞包扁線,該耐電暈的繞包扁線包括銅導體、抗電脈沖薄膜和絕緣薄膜;其中,該銅導體包括沿著其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該抗電脈沖薄膜連續設置于該第一表面、該第二表面、該第三表面和該第四表面;該絕緣薄膜層疊設置于該抗電脈沖薄膜的表面上??梢?,該耐電暈的繞包扁線有別于現有的扁線,其不僅具有絕緣薄膜來包覆銅導體以避免銅導體發生外露短路的情況,其還在銅導體和絕緣保密之間設置抗電脈沖薄膜,該抗電脈沖薄膜能夠有效地將脈沖尖端電壓進行傳導和屏蔽,從而提高繞包扁線的抗脈沖尖端電壓擊穿的性能。
本發明提供一種耐電暈的繞包扁線,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電暈的繞包扁線包括銅導體、抗電脈沖薄膜和絕緣薄膜;其中,
所述銅導體包括沿著其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
所述抗電脈沖薄膜連續設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
所述絕緣薄膜層疊設置于所述抗電脈沖薄膜的表面上;
進一步,所述抗電脈沖薄膜包括多層薄膜結構;其中,
所述多層薄膜結構至少包括電脈沖傳導結構層、電脈沖屏蔽結構層和粘合增強層;
所述粘合增強層設置于所述電脈沖屏蔽結構層的下方,所述電脈沖屏蔽結構層設置于所述電脈沖傳導結構層的下方;
進一步,所述電脈沖傳導結構層具有第一電脈沖傳導系數μ1,所述電脈沖屏蔽結構層具有第二電脈沖傳導系數μ2,所述電脈沖傳導結構層具有第一電脈沖屏蔽系數σ1,所述電脈沖屏蔽結構具有第二電脈沖屏蔽系數σ2,并且滿足下面條件式(1)和(2)
μ1≥104*μ2 (1)
σ1≤10-3*σ2 (2)
上述條件式(1)和(2)能夠保證電脈沖于所述電脈沖傳導結構層的傳輸效率ρ1大于所述電脈沖于所述電脈沖屏蔽結構層的傳輸效率ρ2;
進一步,所述電脈沖傳導結構層與所述電脈沖屏蔽結構層之間還設有電脈沖損耗層;其中,
所述電脈沖損耗層通過電脈沖吸收材料制成,所述電脈沖損耗層具有厚度d,電脈沖于所述電脈沖層內的損耗量LOSS通過下面條件式計算得到
LOSS=P*e-s/d (3)
在上述條件式(3)中,P為所述電脈沖的初始電脈沖能量值,s為所述電脈沖沿所述電脈沖損耗層厚度方向的傳播距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申茂電磁線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申茂電磁線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93864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