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冷卻板套、電池模組和電池包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936702.3 | 申請日: | 2019-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598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明(設計)人: | 曲凡多;李建昌;王玨;李舒業;劉月園 | 申請(專利權)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613 | 分類號: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55;H01M10/6568;H01M10/6556;H01M10/65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王曉桐 |
| 地址: | 213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卻 電池 模組 | ||
本發明涉及電池冷卻技術領域,公開一種冷卻板套、電池模組和電池包。冷卻板套包括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所述第一側板和所述第二側板的四周密封連接,所述第一側板和所述第二側板之間形成冷卻腔,所述冷卻腔具有入流口和出流口,其中,所述第一側板和所述第二側板中的至少一者為柔性側板。該冷卻板套自身重量減輕,能夠利用自身的柔性變形來吸收裝配公差,使得冷卻板套和待冷卻件之間的導熱涂膠量減少,提升冷卻效果,并在實際布置時不需要額外的支撐材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池冷卻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冷卻板套、一種電池模組和一種電池包。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車輛的普及率越來越高,同時,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提升,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來源,動力電池的壽命及效率至關重要。通常,動力電池在使用中會散發熱量,為此,為了提升動力電池的壽命及效率,需保證電池在一個適宜的環境溫度下,從而動力電池的冷卻系統是不能缺少的。
目前動力電池模組采用外部冷卻方式,即模組下部放置水冷板進行冷卻。水冷板形式一般有鋁合金沖壓冷板、鋁合金擠壓口琴管式冷板。為了保證冷板跟電芯間具有足夠的導熱效果一般需要涂覆導熱膠,同時考慮裝配公差,導熱膠量一般需要能夠吸收公差,因此需要導熱膠具有一定厚度。此外為了保證冷板跟電芯的貼合效果,還需要具有一定外力支撐使其具有足夠的貼合力。
但是,這也存在相應的不足,例如,為了保證水冷板自身強度,水冷板的板材需要一定厚度,使得自身具有較大重量。另外,水冷板與電芯之間的間隙需要通過導熱材料填充,導致冷卻效果降低同時成本增加。此外,水冷板需要一定支撐,占用較大空間,增加支撐材料。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冷卻板套,該冷卻板套自身重量減輕,能夠利用自身的柔性變形來吸收裝配公差,使得冷卻板套和待冷卻件之間的導熱涂膠量減少,提升冷卻效果,并在實際布置時不需要額外的支撐材料。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冷卻板套,包括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所述第一側板和所述第二側板的四周密封連接,所述第一側板和所述第二側板之間形成冷卻腔,所述冷卻腔具有入流口和出流口,其中,所述第一側板和所述第二側板中的至少一者為柔性側板。
通過該技術方案,由于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的四周密封連接,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之間形成具有入流口和出流口的冷卻腔,并且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中的至少一者為柔性側板,這樣,在實際使用中,柔性側板可以貼附例如通過導熱膠貼附在待冷卻件比如電芯體的外表面上,冷卻液比如冷卻水從入流口流入到冷卻腔內,然后從出流口流出,冷卻液在冷卻腔內流動過程中,通過導熱膠吸收待冷卻件產生的熱量,從而將熱量快速有效地帶走,柔性側板利用自身的輕量化材料,可以使得冷卻板套重量減輕,同時,柔性側板利用自身柔性變形來吸收裝配公差,使得冷卻板套和待冷卻件之間的導熱涂膠量減少,提升了熱量傳遞效率和冷卻效果,由于柔性側板被擠壓在待冷卻件的外表面上,因此不需要額外的支撐材料。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側板的位于四周內的區域的設定部分與所述第二側板的對應設定部分連接,以在所述第一側板和所述第二側板之間形成作為所述冷卻腔的冷卻流道。
更進一步地,所述冷卻流道為環形冷卻流道,所述環形冷卻流道內形成有擾流結構。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側板和所述第二側板上分別形成有朝向彼此延伸的多個凹坑,所述第一側板上的每個凹坑與所述第二側板的對應凹坑貼合,以形成作為所述擾流結構的擾流筋;
和/或,
所述環形冷卻流道包括相對布置的第一流道段和第二流道段,其中,所述入流口形成在所述第一流道段的中間處,所述出流口形成在所述第二流道段的中間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93670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行動載具輔助系統及其停車控制方法
- 下一篇: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