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變焦投影鏡頭及投影機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910930792.5 | 申請日: | 2019-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785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吳威霆;鐘孟峰;魏慶全;郭道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5/177 | 分類號: | G02B15/177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蔡洪貴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焦 投影 鏡頭 投影機 | ||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變焦投影鏡頭及投影機。變焦投影鏡頭包括從屏幕端至影像源端沿著光軸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鏡群以及第二透鏡群。第一透鏡群具有負屈光度且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以及第三透鏡。第二透鏡群具有正屈光度且包括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第八透鏡、第九透鏡、第十透鏡、第十一透鏡以及第十二透鏡。第一透鏡至第十二透鏡從屏幕端至影像源端沿著光軸依序排列,且第一透鏡至第十二透鏡的屈光度依序為負、負、正、正、正、負、負、正、正、負、正及正。本發(fā)明的變焦投影鏡頭以及投影機可兼顧光學成像品質、成本與組裝難易度。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投影鏡頭及使用其的投影機,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變焦投影鏡頭及使用其的投影機。
背景技術
目前的變焦投影鏡頭有朝低成本、高分辨率、高倍變焦的設計趨勢發(fā)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各家廠商皆努力于設計出合適的鏡頭架構以減輕其成本、體積與重量,同時又要能保有變焦與高分辨率的功能。為達到上述需求,減少非球面鏡片的使用、減少透鏡群數與鏡片數量,皆是可行。
在高分辨率變焦投影鏡頭的設計上,通常會借由增加透鏡群或非球面鏡片的數量來降低像差,但此種設計導致成本增加以及組裝困難。因此,如何兼顧光學成像品質、成本與組裝難易度,便成為研發(fā)重點之一。
“背景技術”段落只是用來幫助了解本發(fā)明內容,因此在“背景技術”段落所公開的內容可能包含一些沒有構成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知道的現有技術。在“背景技術”段落所記載的內容,不代表該內容或者本發(fā)明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所要解決的問題,也不代表在本發(fā)明申請前已被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知曉或認知。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變焦投影鏡頭以及投影機,其可兼顧光學成像品質、成本與組裝難易度。
本發(fā)明的其他目的和優(yōu)點可以從本發(fā)明所記載的技術特征中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為達上述的一個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變焦投影鏡頭,其包括從屏幕端至影像源端沿著光軸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鏡群以及第二透鏡群。第一透鏡群具有負屈光度且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以及第三透鏡。第二透鏡群具有正屈光度且包括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第八透鏡、第九透鏡、第十透鏡、第十一透鏡以及第十二透鏡。第一透鏡至第十二透鏡從屏幕端至影像源端沿著光軸依序排列,且第一透鏡至第十二透鏡的屈光度依序為負、負、正、正、正、負、負、正、正、負、正及正。
為達上述的一個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投影機,其包括影像源以及變焦投影鏡頭。影像源提供影像光束。變焦投影鏡頭位于影像光束的傳遞路徑上,用以將影像光束投射至屏幕并形成投影畫面。變焦投影鏡頭包括從屏幕端至影像源端沿著光軸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鏡群以及第二透鏡群。屏幕位于屏幕端。影像源位于影像源端。第一透鏡群具有負屈光度且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以及第三透鏡。第二透鏡群具有正屈光度且包括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第八透鏡、第九透鏡、第十透鏡、第十一透鏡以及第十二透鏡。第一透鏡至第十二透鏡以及影像源從屏幕端至影像源端沿著光軸依序排列,且第一透鏡至第十二透鏡的屈光度依序為負、負、正、正、正、負、負、正、正、負、正及正。
基于上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個優(yōu)點或功效。在本發(fā)明的變焦投影鏡頭以及投影機的實施例中,變焦投影鏡頭利用十二個透鏡組成兩個透鏡群,并透過調整兩個透鏡群的相對位置來實現變焦功能。因此,本發(fā)明的變焦投影鏡頭以及投影機可兼顧光學成像品質、成本與組裝難易度。
為讓本發(fā)明的上述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及圖2分別是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投影機在廣角端(wide-end)及望遠端(tele-end)的示意圖。
圖3A及圖3B分別是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投影機在廣角端及望遠端的調制轉換函數(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曲線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93079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