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赤泥無害化處理鋇渣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930489.5 | 申請日: | 2019-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8166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25 |
| 發明(設計)人: | 顧漢念;李宛研;郭騰飛;溫漢捷;王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09B3/40 | 分類號: | B09B3/40;B09B3/70;B09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詢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袁善民 |
| 地址: | 550000 貴州***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無害化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利用赤泥無害化處理鋇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工廠排放的未經無害化處理的鋇渣瀝干;(2)向瀝干的鋇渣中加入赤泥,并進行均勻混合;(3)將上述混合料進行中低溫焙燒,并保溫一段時間。利用赤泥與鋇渣協同作用,實現鋇渣的無害化處理,既固化了鋇渣中酸溶性鋇,又降低了可溶性硫的濃度,同時降低了鋇渣的比重,有利于其在建材等領域的使用。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的提出,為鋇渣后續的安全堆存與進一步資源化利用提供基礎。技術方案中選用的赤泥,也是一種工業固廢,排放量大、來源廣,添加赤泥也是消納赤泥的過程,實現了以廢治廢。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工業廢渣處理技術與協同處置技術領域,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赤泥無害化處理鋇渣的方法。
背景技術
鋇渣是以重晶石為原料、高溫碳還原經浸取后產生的堿性固體廢渣。我國生產了世界上75%的碳酸鋇,因此,也是鋇渣的排放大國,鋇渣的年排放量約100萬噸。尤為重要的是,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鋇渣屬于危險固廢,長期堆放,不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給環境帶來污染。危險固廢的儲存、運輸、使用都是有嚴格限制的。因此,鋇渣的無害化是非常重要的。鋇渣之所以屬于危險廢物,主要是因為鋇渣含有水溶性鋇和酸溶性鋇,其中酸法浸出的Ba2+濃度一般超過國家標準的10倍以上,具有浸出毒性。
赤泥是鋁土礦生產氧化鋁過程排放的一種堿性工業固體廢棄物,具有排放量大、綜合利用難度大等特點。
目前工業上主要采用硫酸鈉或硫酸亞鐵無害化處理鋇渣,缺點是成本較高,且帶入鈉離子、亞鐵離子,不利于無害化后的綜合利用。中國授權專利(申請號201611046282.4和201710889338.0)分別提出采用錳渣、磷石膏來無害化處理鋇渣,主要原理是利用這兩種固廢中水溶性硫酸錳和微溶硫酸鈣釋放的硫酸根來沉淀固化鋇渣中的鋇離子。上述兩種方法無害化處理鋇渣達到了較好的效果,處理后酸溶性鋇離子濃度明顯降低。然而,利用錳渣和磷石膏處理后的鋇渣中往往具有過量的可溶性硫酸根。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利用赤泥無害化處理鋇渣的方法,通過中低溫的焙燒處理,有效降低鋇渣中酸溶性鋇離子,實現鋇渣的無害化,同時處理后鋇渣中可溶性硫酸根。具體來說,本發明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利用赤泥無害化處理鋇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工廠排放的未經無害化處理的鋇渣瀝干;
(2)向瀝干的鋇渣中加入赤泥,并進行均勻混合;
(3)將上述混合料進行中低溫焙燒,并保溫一段時間。
進一步地,按毒性浸出實驗標準,步驟(1)未經無害化處理的鋇渣中,鋇離子濃度超過100mg/L。
進一步地,步驟(2)所述赤泥為氧化鋁工業的固體廢棄物。
進一步地,步驟(2)所述赤泥的加入量,按100份鋇渣加入0-50份赤泥,優選地,按100份鋇渣加入5-15份赤泥。
進一步地,步驟(3)所述中低溫焙燒的溫度為350-700℃,優選地,焙燒的溫度為350-500℃。
進一步地,步驟(3)所述保溫時間為30分鐘。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本技術無害化處理后鋇離子浸出毒性符合國家標準規定;本技術無害化處理后的pH小于原鋇渣pH;本技術無害化處理后酸溶性硫酸根(以硫計)的濃度大大降低,明顯低于其它無害化處理技術。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93048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