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空調節器、汽化器及航空活塞發動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921625.4 | 申請日: | 2019-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784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沈秀利;朱孟宇;羅賢軍;陳端鳳;賀崗;趙林;謝衛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7/12 | 分類號: | F02M7/12;F02M19/04 |
| 代理公司: | 長沙智嶸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劉宏 |
| 地址: | 412002***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空 調節器 汽化器 航空 活塞 發動機 | ||
1.一種高空調節器,安裝于航空活塞發動機的汽化器中,用于自動調節進入汽化器的主油針活塞內的燃油量,以保持汽化器噴射的混合氣的油氣比恒定,其特征在于,
包括與油箱連通的供油機構(1)、用于根據飛行器飛行速度的變化以調節進入汽化器的主油針內的燃油量的主調節機構(2)以及用于根據大氣壓力的變化以調節進入汽化器的主油針活塞內的燃油量的副調節機構(3),
所述供油機構(1)的輸出端依次通過所述主調節機構(2)和主燃油管路(4)與主油針的進油端連通,所述供油機構(1)的輸出端還通過副燃油管路(5)與主油針的進油端連通,
所述主調節機構(2)根據飛行速度的變化調節所述供油機構(1)的供油量,進而調節經所述主調節機構(2)和所述主燃油管路(4)進入主油針內以及經所述副燃油管路(5)進入主油針活塞內的燃油量;
所述副調節機構(3)根據大氣壓力的變化調節所述副燃油管路(5)的燃油通過截面,進而調節經所述副燃油管路(5)進入主油針活塞內的燃油量;
所述主調節機構(2)包括殼體以及安裝于殼體內的用于將殼體的內腔分隔為空氣內腔(23)和燃油內腔(22)的膜片(21),所述燃油內腔(22)的進油端與所述供油機構(1)的輸出端連通,所述燃油內腔(22)的出油端通過所述主燃油管路(4)與主油針的進油端連通,速壓管的進氣端位于飛行器飛行方向的前方,速壓管的出氣端通過進氣管路與所述空氣內腔(23)的進氣端連通,所述空氣內腔(23)的出氣端與主油針的內腔連通,
所述供油機構(1)包括燃油活門(11),所述主調節機構(2)還包括鉸接于殼體上并與所述膜片(21)連接的扳桿(24),扳桿(24)穿過所述燃油內腔(22)的進油端并與所述燃油活門(11)的活塞端連接,
通過飛行器飛行速度的變化引起所述空氣內腔(23)與所述燃油內腔(22)的壓差發生變化,使所述膜片(21)移動并帶動扳桿(24)轉動,進而改變所述燃油活門(11)的開度,進而調節所述供油機構(1)經所述主調節機構(2)和所述主燃油管路(4)進入主油針內的供油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調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氣內腔(23)的出氣端設有出氣節流嘴(232),以對所述空氣內腔(23)的空氣排出時進行節流。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調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氣內腔(23)的進氣端設有進氣節流嘴(231),以對飛行器前方的空氣經速壓管和進氣管路進入所述空氣內腔(23)時進行節流。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調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油內腔(22)的出油端設有出油節流嘴(221),以對所述燃油內腔(22)內的燃油排出時進行節流。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調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調節機構(3)包括內腔為真空狀態的波紋管(31)以及沿所述波紋管(31)的伸縮變形方向與所述波紋管(31)連接的針塞(32),
通過所述波紋管(31)的內腔與大氣的壓差發生變化,使所述波紋管(31)伸縮并帶動插設于所述副燃油管路(5)內的所述針塞(32)運動,從而改變所述副燃油管路(5)的燃油通過截面,進而調節所述供油機構(1)經所述副燃油管路(5)進入主油針內的供油量。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空調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調節機構(3)還包括內腔與大氣連通的筒體(33),所述波紋管(31)安裝于所述筒體(33)內,所述波紋管(31)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筒體(33)上,所述波紋管(31)的活動端與所述針塞(32)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92162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