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山丘區“長藤結瓜”型多水庫系統水資源優化調度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918556.1 | 申請日: | 2019-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752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7 |
| 發明(設計)人: | 程吉林;龔志浩;蔣曉紅;龔懿;陳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50/06 | 分類號: | 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揚州蘇中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許必元 |
| 地址: | 22500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山丘 長藤結瓜 水庫 系統 水資源 優化 調度 方法 | ||
1.一種山丘區“長藤結瓜”型多水庫系統水資源優化調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優化調度系統,優化調度系統由1座大中型骨干水庫和n座小型水庫及其輸水渠道組成;其中,n座小型水庫與大中型骨干水庫經輸水渠道貫通連接,各水庫獨立地向各自的灌區供水,小型水庫水量不足時,可通過輸水渠道從骨干水庫引水補庫;
優化調度系統優化調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獲取以下資料,具體包括:
①灌區水庫調度通常劃分的時段數T;
②代表年內所有水庫各時段的來水量LSi,t(i=1,2,…,n+1,t=1,2,…,T);
③代表年內所有灌區各時段的需水量YSi,t(i=1,2,…,n+1,t=1,2,…,T);
④所有水庫的特性資料:水庫初始庫容Vi,0,庫容上限和下限(i=1,2,…,n+1,t=1,2,…,T);
(2)系統分解,將多水庫系統水資源優化調度模型分解為n+1個單水庫子系統水資源優化調度模型:
目標函數:
式中:fi為水庫i年內各時段缺水量平方和;Xi,t為水庫i第t時段的供水量;YSi,t為灌區i第t時段的需水量;
約束條件:
式中:Wi為水庫i的年可供水量;
式中:Vi,t分別為水庫i在t時段末的蓄水量;為水庫i在時段t的蓄水量下限;為水庫i在時段t的蓄水量上限;
V1,t=V1,t-1+LS1,t-X1,t-Z1,t-PS1,t-EF1,t?????????????????(4)
式中:V1,t為骨干水庫在t時段末的蓄水量;LS1,t為骨干水庫在時段t的入庫徑流量;Z1,t為骨干水庫在時段t的外調水量;PS1,t,為骨干水庫在時段t的棄水量;EF1,t為骨干水庫在時段t的水量損失;
Vi,t=Vi,t-1+LSi,t-Xi,t+Yi,t-PSi,t-EFi,t
(i=2,3,···,n+1)??????????(5)
式中:LSi,t為小型水庫i在時段t的入庫徑流量;Yi,t為小型水庫i在時段t內的補水量;PSi,t,為小型水庫i在時段t的棄水量;EFi,t為小型水庫i在時段t的水量損失;
(3)子系統優化;
令水庫i的年可供水量Wi在之間,按滿足系統調度精度要求的步長d離散,采用動態規劃對水庫i子系統進行優化,獲得水庫i在不同Wi下的年內各時段缺水量平方和fi及其對應的供水量過程Xi,t、棄水量過程PSi,t、補水量過程Yi,t或調水量過程Z1,t;
(4)系統聚合;
根據子系統優化所獲得的一系列fi~Wi的關系,構建大系統聚合模型:
目標函數:
約束條件:
式中:F為整個多水庫系統年內各時段缺水量平方和;
以Wi為決策變量,采用動態規劃求解上述聚合模型,即可獲得系統中各水庫最佳的年可供水量[W1*,W2*,…,Wn+1*];最后根據各水庫最佳的年可供水量Wi*反查子系統優化結果,確定各水庫最佳的調度方案,包括最佳的供水量過程Xi,t*、棄水量過程PSi,t*、補水量過程Yi,t*和調水量過程Z1,t*。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山丘區“長藤結瓜”型多水庫系統水資源優化調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將多水庫系統分解后所得到的單水庫子系統采用動態規劃進行聚合,具體步驟如下:
(1)對于編號i=n+1的水庫
φn+1(δn+1)=min?fn+1(Wn+1)???????????????????(8)
式中,φn+1表示編號為n+1的水庫的最小年缺水量;δn+1為狀態變量,表示編號為n+1的水庫的年可供水量,在可行域內以步長d離散;對每個離散的δn+1,決策變量Wn+1在對應可行域[0,δn+1]內按步長d離散,分別確定對應于每個δn+1值,最優Wn+1及其對應的子系統目標函數值fn+1(Wn+1);
(2)對于編號為i=n,n-1,…,2的水庫
φi(δi)=min[fi(Wi)+φi+1(δi+1)]???????????????????(9)
式中,φi表示編號i~n+1個水庫的最小年缺水量平方和;狀態變量δi為編號i~n+1個水庫的年可供水總量,同樣將其在可行域內按步長d分別進行離散;對每一個離散的δi,決策變量Wi在對應可行域內[0,δi]按步長d離散;
狀態轉移方程:
δi+1=δi-Wi????????????????????????(10)
式中:i=n,n-1,…,2;
對每一個離散的δi,將各離散的Wi值分別代入式(9)中的fi(Wi),由狀態轉移方程式(10),對每一個離散的Wi,查找最小的φi+1(δi+1)值,由此可獲得fi(Wi)+φi+1(δi+1),完成以上所有離散的Wi尋優后,最終可獲得滿足min[fi(Wi)+φi+1(δi+1)]要求的編號i~n+1個水庫最小缺水量平方和φi(δi)值及其對應的各水庫最優年可供水量Wi;
(3)對于骨干水庫,即i=1
φ1(δ1)=min[f1(W1)+φ2(δ2)]?????????????(11)
式中,φ1表示編號1~n+1個水庫的最小年缺水量平方和;狀態變量δ1為編號1~n+1個水庫的年可供水總量,同樣將其在可行域內以步長d分別進行離散;對每一個離散的δ1,決策變量W1在對應可行域內[0,δ1]按步長d離散;
狀態轉移方程:
δ2=δ1-W1?????????????????????????(12)
對每一個離散的δ1,將各離散的W1值分別代入式(11)中的f1(W1),由狀態轉移方程式(12),對每一個離散的W1,查找最小φ2(δ2)值,由此可獲得f1(W1)+φ2(δ2),完成以上所有離散的W1尋優后,最終可獲得滿足min[f1(W1)+φ2(δ2)]要求的編號1~n+1個水庫的最小缺水量平方和φ1(δ1)值,并獲得滿足該δ1要求的水庫最佳年可供水量Wi,i=1,2,…,n+1,以及整個多水庫系統的目標函數最優值F=minφ1(δ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大學,未經揚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91855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