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溫煤灰黏度的測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916166.0 | 申請日: | 2019-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5012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9 |
| 發明(設計)人: | 丁華;邵徇;白向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煤炭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1/00 | 分類號: | G01N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橋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洪余節 |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溫 煤灰 黏度 測定 裝置 | ||
1.一種高溫煤灰黏度的測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體;
集成于所述主體下部的移動支架(15);
嵌入所述主體內的剛玉管(9),所述主體內并置于所述剛玉管(9)的外周面具有保溫層(14),所述保溫層(14)與所述剛玉管(9)之間預留加熱空間;
所述剛玉管(9)的上端和下端均通過法蘭件封堵;
所述法蘭件分為安裝于所述剛玉管(9)上端的上法蘭(5)、以及安裝于所述剛玉管(9)下端的下法蘭(16);
所述剛玉管(9)的上端通過所述上法蘭(5)連接有水冷板(4);
所述剛玉管(9)內通過剛玉桿組件懸掛有剛玉坩堝(11);
所述加熱空間內沿所述剛玉管(9)的周向間隔布置有多根硅鉬棒(19),通過多根所述硅鉬棒(19)形成熱場;
所述剛玉管(9)和剛玉坩堝(11)同軸;
該測定裝置具有沿所述剛玉管(9)軸線延伸的測量組件;
所述測量組件具有延伸至所述剛玉坩堝(11)內部的測桿(12)、以及延伸至所述主體外部并與所述測桿(12)連接的連接機構;
所述測桿(12)通過所述連接機構與外部黏度計機頭(1)連接;
該裝置還集成有調節機構;
所述黏度計機頭(1)通過所述調節機構調整位置以改變所述測桿(12)深入所述剛玉坩堝(11)內的位置;
所述上法蘭(5)的上表面并位于散熱翅片(501)相對一側的沿所述上法蘭(5)的周向形成有冷凝水蒸發槽(502);
所述剛玉桿組件包括固定于掛鉤孔處的第一鉬絲(7)、連接于所述第一鉬絲(7)下端的剛玉桿(8)、以及連接于所述剛玉桿(8)下端的第二鉬絲(10);
所述剛玉坩堝(11)與所述第二鉬絲(10)固連以懸掛與所述剛玉管(9)的下部;
所述剛玉管(9)的下部形成為恒溫區域(6);
該恒溫區域(6)內具有測溫電偶(18),測溫電偶(18)位于剛玉管垂直軸附近的一位置,該位置與剛玉管(9)中心線平行,平行時與中心線距離在10~20mm范圍內;所述主體內形成有加熱腔,所述剛玉管(9)嵌入所述加熱腔內,且所述剛玉管(9)的周向預留所述加熱空間;
所述剛玉管(9)的上端延伸至所述主體的加熱腔的上端開口處,所述剛玉管(9)的下端延伸至所述主體的加熱腔的下端開口處;
所述主體的上端開口處固連有所述水冷板(4),且所述水冷板(4)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主體的上端開口截面尺寸以完全封堵所述主體的上端開口;
所述上法蘭(5)與所述剛玉管(9)連接一端形成為上連接端,所述剛玉管(9)的上端部分嵌入所述上連接端并通過緊固螺絲緊固以形成固連;
所述上法蘭(5)的下表面向下凸出地形成有多層散熱翅片(501),所述散熱翅片(501)被配置為沿所述上連接端周向環形分布的環形凸起結構;
所述散熱翅片(501)凸出高度為3~10mm;
相鄰所述散熱翅片(501)之間的距離為3~5mm;
所述冷凝水蒸發槽(502)的外周一側具有向上凸出形成的環形密封凸起(503);
所述冷凝水蒸發槽(502)的數量為1~3條;
所述冷凝水蒸發槽(502)的深度為2~5mm、且相鄰所述冷凝水蒸發槽(502)的間距為3~5mm;
所述環形密封凸起(503)的凸出高度為1~3mm,且所述環形密封凸起(503)的高度為1~3mm;
所述水冷板(4)的下表面預留環形密封槽(403);
所述上法蘭(5)與所述水冷板(4)裝配時,所述環形密封凸起(503)嵌入所述環形密封槽(403)內以形成嵌裝結構;
所述環形密封槽(403)距離所述剛玉管(9)的管口5~20mm;
所述水冷板(4)的下表面向下延伸有掛鉤環(404);
所述掛鉤環(404)呈圓環結構;
所述掛鉤環(404)沿其周向等間距開設有四個掛鉤孔;
所述掛鉤環(404)的掛鉤孔處連接有所述剛玉桿組件,所述剛玉桿組件的下端固連所述剛玉坩堝(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溫煤灰黏度的測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法蘭(5)的上表面加工有滾花結構(50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煤炭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煤炭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91616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