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褐鐵礦協同銅渣吸附除砷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908711.1 | 申請日: | 2019-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699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10 |
| 發明(設計)人: | 祁先進;李雪竹;祝星;周春暉;盧治旭;李永奎;郝峰焱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B1/11 | 分類號: | C22B1/1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褐鐵礦 銅渣 預處理 含砷固態物 粒徑 吸附 重金屬污染治理 協同 得到混合物 固液分離 室溫條件 天然礦石 污酸處理 震蕩反應 混合物 堆存 砷處理 污泥 冷卻 自然資源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褐鐵礦協同銅渣吸附除砷的方法,屬于重金屬污染治理技術領域。本發明將褐鐵礦篩分至粒徑為200~300目得到褐鐵礦粉,將銅渣篩分至粒徑為100~200目得到銅渣粉,將褐鐵礦粉和銅渣粉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A,將H2O2加入到污酸中混合均勻,置于溫度為80~90℃條件下反應2~4 h,冷卻至室溫得到預處理污酸;將預處理污酸加入到混合物A中混合均勻,室溫條件下震蕩反應15~20 h,固液分離得到含砷固態物和濾液,含砷固態物堆存處理,濾液進行深度除砷處理。本發明利用天然礦石褐鐵礦協同銅渣吸附除砷,不僅減少了污酸處理過程中污泥的堆存量,還達到了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褐鐵礦協同銅渣吸附除砷的方法,屬于重金屬污染治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褐鐵礦作為一種天然礦石,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以針鐵礦等鐵的氫氧化物為主,包含含水二氧化硅和泥質等的混合體,成分變化較大,常呈塊狀、土狀或葡萄狀。結構松散易于冶煉,同時其疏松的結構對于吸附非常有利。褐鐵礦的主要元素為Fe、Al、Si,且還含有As、S、Zn、Ti、K等元素,含鐵量一般在40~60%左右。褐鐵礦的主要物相為Fe2O3和FeO(OH)·nH2O。褐鐵礦作為我國廣泛存在的天然鐵礦石,其成本低廉,但利用率較低。
銅渣是煉銅過程中產生的渣,屬有色金屬渣的一種。銅渣由 Fe、Si、O 等元素組成,主要成分為鐵和硅氧化物,占銅渣總量的 83.57 %,還有含量少于 6 %的 MgO、CaO 和K2O 堿性氧化物。我國是銅礦資源的消費大國,銅的消耗量非常大,與此同時,以火法為主的銅生產中,每生產1t銅將產出2~3t渣,銅渣數量大,開發含銅渣的資源化綜合利用技術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褐鐵礦協同銅渣吸附除砷的方法,本發明利用成本低廉的天然礦石褐鐵礦和固廢資源銅渣除砷,不僅減少了污酸處理過程中污泥的堆存量,達到了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的目的,實現以廢治廢。
一種褐鐵礦協同銅渣吸附除砷的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將褐鐵礦篩分至粒徑為200~300目得到褐鐵礦粉,將銅渣篩分至粒徑為100~200目得到銅渣粉;
(2)將步驟(1)褐鐵礦粉和銅渣粉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A;
(3)將H2O2加入到污酸中混合均勻,置于溫度為80~90℃條件下反應2~4 h,冷卻至室溫得到預處理污酸;
(4)將步驟(3)預處理污酸加入到步驟(2)混合物A中混合均勻,室溫條件下震蕩反應15~20 h,固液分離得到含砷固態物和濾液,含砷固態物堆存處理,濾液進行深度除砷處理。
所述步驟(2)褐鐵礦粉和銅渣粉的質量比為(1~2):1。
所述步驟(3)H2O2與污酸中砷的摩爾比為(1.1~1.3):1,污酸的含砷量為2100.0 ~5800.0 mg/L。
所述步驟(4)混合物A中的銅渣粉與預處理污酸的固液比g:mL為1:1~1:1.5。
所述步驟(4)震蕩速率為180~200 r/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90871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有氧焙燒氧化球團的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基于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