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配體封裝鐵卟啉的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備及其傳感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901441.1 | 申請日: | 2019-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433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03 |
| 發明(設計)人: | 羅川南;孫元玲;王雪瑩;韓蕊;代玉雪;朱曉冬;劉浩;高丹丹;王鵬飛;張少華;王喜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K11/02 | 分類號: | C09K11/02;C09K11/06;C09K11/59;G01N21/76 |
| 代理公司: | 37240 濟南譽豐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企業) | 代理人: | 趙鳳 |
| 地址: | 250022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凝血酶 封裝 適配體 介孔二氧化硅復合材料 高鐵血紅素 檢測 羥化 制備 化學發光傳感器 特異性識別能力 介孔二氧化硅 化學發光 流動注射 人類健康 血清樣品 醫學研究 應用技術 制備過程 重要意義 準確度 復合材料 靈敏度 鐵卟啉 種檢測 傳感器 傳感 構建 聯用 替代 應用 表現 成功 | ||
1.一種適配體封裝鐵卟啉的介孔二氧化硅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在于該方法具有以下工藝步驟:
(1)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備:將0.4 ~ 0.6 g 介孔二氧化硅加入到3 ~ 5 mL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與15 ~ 25 mL無水甲苯的混合液中;將該反應溶液在N2保護下,75 ~ 85 ?C加熱回流10 ~ 16 h;將產物離心收集并用乙醇洗滌至中性,置于50 ~ 60 ?C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2)適配體封裝羥化高鐵血紅素/介孔二氧化硅復合材料的制備:以PH = 7.0 ~ 7.4的磷酸鹽緩沖溶液(PBS,0.2mol/L)為溶劑配制100 mL 0.05 ~ 0.15 g/L的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分散液;用移液管移取3 ~ 8 mL該分散液放入10 mL離心管中,然后向該離心管中加入400 ~ 600 uL 0.1 g/L的羥化高鐵血紅素,將該離心管在室溫下振蕩1 ~ 3 h;接著向該離心管中加入1.0 ~ 2.5 mL的2.5 × 10-6 mol/L 凝血酶適配體溶液,0.02 ~ 0. 05 g N-羥基琥珀酰亞胺和0.02 ~ 0. 05 g 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隨后將該離心管在室溫振蕩1 ~ 3 h;振蕩完成后,將該離心管離心分離以除去未被封裝的羥化高鐵血紅素和多余的凝血酶適配體,并用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測得上清液的吸收光譜以確定羥化高鐵血紅素的封裝量;將離心后的適配體封裝羥化高鐵血紅素/介孔二氧化硅復合材料用上述的PBS定容到100 mL容量瓶中并置于4 ?C冰箱中備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配體封裝鐵卟啉的介孔二氧化硅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驟(1)中反應液在無氧無水的環境下,通過加入適量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來引入氨基官能團。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配體封裝鐵卟啉的介孔二氧化硅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驟(2)中直接用適配體對羥化高鐵血紅素進行孔道封裝,得到了同時具有高特異性識別能力和催化能力的介孔二氧化硅復合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1制備的適配體封裝鐵卟啉的介孔二氧化硅復合材料用于構建檢測凝血酶化的學發光傳感器,其特征是采用流動注射-化學發光法,該化學發光傳感器檢測凝血酶的過程如下:
(1)空白對照組檢測:啟動主泵和副泵,進樣閥處于進樣位置,氫氧化鈉、過氧化氫、魯米諾溶及PBS緩沖液合并流動311 s,產生弱的化學發光
(2)凝血酶樣品檢測:啟動主泵和副泵,進樣閥處于進樣位置,氫氧化鈉、過氧化氫、魯米諾溶液及樣品液合并流動311 s,產生化學發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大學,未經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90144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