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分體式鏡頭及其組裝方法和攝像模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901223.8 | 申請日: | 2019-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404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5 |
| 發明(設計)人: | 梅哲文;裴海鵬;蔣偉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7/02 | 分類號: | G02B7/02;G02B13/00;G02B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唐頌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55 | 代理人: | 劉偉;匡霖 |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體式 鏡頭 及其 組裝 方法 攝像 模組 | ||
1.一種分體式鏡頭,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括第一光學透鏡的第一鏡頭部分;
第二鏡頭部分,所述第二鏡頭部分包括第二鏡筒以及安裝于所述第二鏡筒的至少一第二光學透鏡,其中,所述第二鏡筒具有自所述第二鏡筒頂部向內延伸的承載部,所述承載部的內徑沿著光軸方向自下而上漸縮,其中,沿著所述光軸方向自下而上指從像側朝向物側的方向,當所述至少一第二光學透鏡安裝于所述第二鏡筒時,位于最頂側的所述第二光學透鏡的適配地卡合于所述承載部,以使得最頂側的所述第二光學透鏡的上表面被完全地暴露于所述第二鏡筒的頂部,其中,所述第一鏡頭部分與所述第二鏡頭部分之間具有調整間隙,并且,所述第一鏡頭部分通過黏著劑附著于所述第二鏡頭部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鏡頭,其中,所述承載部的內側面形成用于卡合最頂側的所述第二光學透鏡的承靠面,其中,當位于最頂側的所述第二光學透鏡的適配地卡合于所述承載部時,最頂側的所述第二光學透鏡的外側面緊配于所述承載部的所述承靠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鏡頭,其中,所述承載部的內側面為傾斜面,其中,最頂側的所述第二光學透鏡的外側面為與所述承載部的內側面適配的傾斜面。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體式鏡頭,其中,所述承載部的內側面包括第一傾斜面、第二斜面以及延伸于第一傾斜面和第二傾斜面之間的過渡面,其中,最頂側的所述第二光學透鏡的外側面包括與所述承載部的內側面適配的第一傾斜面、第二斜面以及延伸于第一傾斜面和第二傾斜面之間的過渡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分體式鏡頭,其中,所述承載部的內側面中的所述第一傾斜面和所述第二傾斜面相互平行,最頂側的所述第二光學透鏡的外側面中的所述第一傾斜面和所述第二傾斜面相互平行。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體式鏡頭,其中,最頂側的所述第二光學透鏡的外側面與所述承載部的所述承靠面之間的配合間隙為:-10微米至10微米。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分體式鏡頭,其中,最頂側的所述第二光學透鏡的外側面與所述承載部的所述承靠面之間的配合間隙為:-2微米至8微米。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體式鏡頭,其中,所述承載部的厚度不小于0.15mm。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體式鏡頭,其中,所述承載部的內側面與光軸之間的夾角范圍,以及,最頂側的所述第二光學透鏡的外側面與光軸之間的夾角范圍為1°至80°。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分體式鏡頭,其中,所述承靠面與光軸之間的夾角范圍,以及,最頂側的所述第二光學透鏡的外側面與光軸之間的夾角范圍為10°至60°。
11.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體式鏡頭,其中,當位于最頂側的所述第二光學透鏡適配地卡合于所述承載部時,最頂側的所述第二光學透鏡的結構區的上表面與所述承載部的上表面齊平。
12.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體式鏡頭,其中,當位于最頂側的所述第二光學透鏡適配地卡合于所述承載部時,最頂側的所述第二光學透鏡的結構區的上表面低于所述承載部的上表面。
1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體式鏡頭,其中,當位于最頂側的所述第二光學透鏡適配地卡合于所述承載部時,最頂側的所述第二光學透鏡的結構區的上表面突出于所述承載部的上表面。
14.根據權利要求11至13任一所述的分體式鏡頭,其中,當位于最頂側的所述第二光學透鏡適配地卡合于所述承載部時,最頂側的所述第二光學透鏡的結構區的下表面與所述承載部的下表面齊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未經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90122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視點圖像處理方法及相關設備
- 下一篇:用于調節顯示終端的執行機構及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