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纜損傷的標準化修復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893314.1 | 申請日: | 2019-09-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010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0 |
| 發明(設計)人: | 趙永翔;李文全;劉志偉;尤昕宇;楊曉健;閆楚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G1/16 | 分類號: | H02G1/16 |
| 代理公司: | 51208 成都博通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陳樹明 |
| 地址: | 61003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絕緣層 修復 電纜 絕緣 模具 標準化 損傷部位 中間段 去除 通孔 注塑 電纜損傷 絕緣膠帶 兩端支撐 通孔中心 圓形通孔 直徑增大 模溫機 注塑機 重合 統一 | ||
1.一種電纜損傷的標準化修復方法,所述的電纜(10)由中心的導電體(11)、導電體(11)外的絕緣層(12)組成;所述的標準化修復方法的步驟為:
A、絕緣損傷部位的去除
利用漏電檢測儀測出待修復電纜(10)的絕緣損傷部位的電纜中心,并將該中心記為電纜的修復中心(10a);再圍繞修復中心(10a)去除絕緣層,絕緣層的去除長度等于待修復電纜規格對應的絕緣層設定去除長度,形成標準化的絕緣修復缺口(12a),得到去除絕緣損傷部位的待修復電纜(10);
B、絕緣層修復模具的選用
選用與待修復電纜(10)的規格對應的絕緣層修復模具,該模具由上模座(21)、下模座(22)構成,上模座(21)、下模座(22)之間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圓形通孔;所述的圓形通孔的中間段通孔(23)的直徑大于所述規格的電纜的最大絕緣層直徑,長度大于所述的絕緣修復缺口(12a)的長度;圓形通孔的兩端為支撐通孔(24),其直徑等于所述規格的電纜的最大絕緣層直徑;
所述的上模座(21)、下模座(22)均設有與模溫機(40)相連的保溫管路(25);上模座(21)上還設有絕緣層注塑小孔(21a),絕緣層注塑小孔(21a)的下端與中間段通孔(23)連通、上端與注塑機(41)的注塑管相連;
C、絕緣層的修復
C1、在A步得到的待修復電纜(10)的絕緣修復缺口(12a)兩側的絕緣層上,纏繞絕緣膠帶,使其直徑增大至所述的最大絕緣層直徑,得到缺口側絕緣層直徑標準化的待修復電纜(10);
C2、將絕緣層修復模具的上模座(21)移開,再將待修復電纜(10)置于下模座(22)上,然后將上模座(21)蓋上,并使電纜的修復中心(10a)與絕緣層修復模具的中間段通孔(23)的中心重合;此時,中間段通孔(23)與所述電纜(10)間的空閑空間即為電纜的絕緣修復腔(12a');
將保溫管路(25)與模溫機(40)相連,開啟模溫機(40),將絕緣層修復模具的溫度升溫至絕緣層修復材料的熔融溫度,并保溫;
將絕緣層注塑小孔(21a)上端與注塑機(41)的注塑管相連,隨即開啟注塑機(41),熔融后的絕緣層修復材料通過注塑管和絕緣層注塑小孔(21a),注入并充滿絕緣修復腔(12a');然后關閉模溫機(40)、注塑機(41),待注入的絕緣層修復材料冷卻至室溫后,移開上模座(21),取出電纜(10),即得到已修復的電纜(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纜損傷的通用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通孔(24)的兩端還設有直徑大于所述的最大絕緣層直徑的大通孔段(24)。
3.一種電纜損傷的標準化修復方法,所述的電纜(10)由中心的導電體(11)、導電體(11)外的絕緣層(12)、絕緣層(12)外的護套層(13)組成;所述的標準化修復方法的步驟為:
a、絕緣損傷段的去除
利用漏電檢測儀測出待修復電纜(10)的絕緣損傷部位的電纜中心,并將該中心記為電纜的修復中心(10a);再圍繞修復中心(10a)依次去除護套層和絕緣層,形成絕緣修復缺口(12a);其中,去除護套層的長度等于待修復電纜規格對應的護套層設定去除長度,絕緣層的去除長度等于待修復電纜規格對應的絕緣層設定去除長度,且護套層設定去除長度大于絕緣層設定去除長度,得到去除絕緣損傷部位的待修復電纜(10);
b、修復模具的選用
b1、絕緣層修復模具的選用
選用與待修復電纜(10)規格對應的絕緣層修復模具,該模具由上模座(21)、下模座(22)構成,所述的上模座(21)、下模座(22)之間形成多節段的圓通孔;所述的圓通孔的中段通孔(23')的直徑大于所述的最大絕緣層直徑,長度大于絕緣修復缺口(12a)的長度,小于護套層設定去除長度;中段通孔(23')的兩側為直徑等于最大絕緣層直徑的小通孔段(24'),兩側的小通孔段(24')的長度與絕緣修復缺口(12a)長度之和,等于絕緣層設定去除長度;圓通孔的兩端為直徑大于所述電纜的最大護套層直徑的大通孔段(26);
所述的上模座(21)、下模座(22)均設有與模溫機(40)相連的保溫管路(25);上模座(21)上還設有絕緣層注塑小孔(21a),絕緣層注塑小孔(21a)的下端與中段通孔(23')連通、上端與注塑機(41)的注塑管相連;
b2、護套層修復模具的選用
選用待修復電纜(10)規格對應的護套層修復模具,該模具由護套上模座(31)、護套下模座(32)構成,所述的護套上模座(31)、護套下模座(32)之間形成紡錘型圓通孔;紡錘型圓通孔的中部通孔(33)的直徑大于所述的最大護套層直徑,長度大于去除護套層的長度;紡錘型圓通孔的端部通孔(34)的直徑等于最大護套層直徑;
所述的護套上模座(31)、護套下模座(32)均設有與模溫機(40)相連的護套保溫管路(35);護套上模座(31)上還設有護套層注塑小孔(31a),護套層注塑小孔(31a)的下端與中間段通孔(33)連通、上端與注塑機(41)的注塑管相連;
c、絕緣層的修復
c1、在a步得到的待修復電纜(10)的絕緣修復缺口(12a)兩側纏繞絕緣膠帶,使其直徑增大至該規格電纜的最大絕緣層直徑,得到缺口側絕緣層直徑標準化的待修復電纜(10);
c2、將上模座(21)移開,再將待修復電纜(10)置于下模座(22)上,然后將上模座(21)蓋上,并使電纜的修復中心(10a)與絕緣層修復模具的中段通孔(23')的中心重合;此時,中段通孔(23')與所述電纜(10)間的空閑空間即為電纜的絕緣修復腔(12a');
將保溫管路(25)與模溫機(40)相連,開啟模溫機(40),將絕緣層修復模具的溫度升溫至絕緣層修復材料的熔融溫度,并保溫;
將絕緣層注塑小孔(21a)上端與注塑機(41)的注塑管相連,隨即開啟注塑機(41),使熔融后的絕緣層修復材料通過注塑管和絕緣層注塑小孔(21a),注入并充滿絕緣修復腔(12a');然后關閉模溫機(40)、注塑機(41),待注入的絕緣層修復材料冷卻至室溫后,移開上模座(21),取出電纜(10),將絕緣層上纏繞的絕緣膠帶去除,即得到絕緣層已修復的電纜(10);
d、護套層的標準化修復
d1、在c2步得到的絕緣層已修復的電纜(10)的去除護套層的兩側,纏繞絕緣膠帶,使其直徑增大至所述的最大護套層直徑,得到去除護套層側的護套標準化的電纜(10);
d2、將護套上模座(31)移開,再將護套標準化的電纜(10)置于護套下模座(32)上,然后將護套上模座(31)蓋上,并使電纜的修復中心(10a)與護套層修復模具的中部通孔(33)的中心重合;此時,中部通孔(33)與所述電纜(10)間的空閑空間即為電纜的護套修復腔(33a);
將護套保溫管路(35)與模溫機(40)相連,開啟模溫機(40),將護套層修復模具的溫度升溫至護套層修復材料的熔融溫度,并保溫;
將護套層注塑小孔(31a)的上端與注塑機(41)的注塑管相連,隨即開啟注塑機(41),使熔融后的護套層修復材料通過注塑管和護套層注塑小孔(31a),注入并充滿護套修復腔(33a);然后關閉模溫機(40)、注塑機(41),待注入的護套層修復材料冷卻至室溫后,移開護套上模座(31),取出電纜(10),即得到修復后的電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交通大學,未經西南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89331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纜損傷的通用修復方法
- 下一篇:電纜連接用固定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