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燕尾槽電解加工用水平振動裝置及燕尾槽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910893000.1 | 申請日: | 2019-09-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1441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徐波;沈洪雷;史柯;干為民;尹飛鴻;何亞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3H3/04 | 分類號: | B23H3/04;B23H11/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西創(chuàng)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472 | 代理人: | 武政 |
| 地址: | 21303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燕尾 電解 工用 水平 振動 裝置 加工 方法 | ||
1.一種燕尾槽電解加工用水平振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驅(qū)動機構、偏心輪組合機構(1)、連桿(7)、燕尾槽振動電解加工用陰極機構(8),所述偏心輪組合機構(1)包括主偏心輪(101)、渦輪(102)、蝸桿(103)、第二驅(qū)動機構,所述主偏心輪(101)固定連接有第一軸(1011),所述主偏心輪(101)上安裝有第三軸(1022),所述渦輪(102)安裝于主偏心輪(101)上且可繞第三軸(1022)旋轉,所述渦輪(102)上設置有第二軸(1021),所述第二軸(1021)的旋轉中心不與渦輪(102)的旋轉中心重合,所述蝸桿(103)與渦輪(102)嚙合且可在第二驅(qū)動機構的驅(qū)動下旋轉,所述連桿(7)的一端與第二軸(1021)鉸接,另一端與燕尾槽振動電解加工用陰極機構(8)鉸接,所述第二軸(1021)通過連桿(7)帶動燕尾槽振動電解加工用陰極機構(8)來回往復振動。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燕尾槽電解加工用水平振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振動電解加工用陰極機構(8)包括導軌(601)、滑臺(602),所述滑臺(602)與連桿(7)鉸接且在連桿(7)的驅(qū)動下沿導軌(601)來回往復振動,所述滑臺(602)的下端設置有呈矩陣狀排列的群陰極,所述群陰極包括若干個單陰極,所述單陰極包括夾持段和工作段,所述夾持段四周設有絕緣層,所述工作段的形狀為燕尾形。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燕尾槽電解加工用水平振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臺(602)上設置有固定座(603),所述固定座(603)上設置有鉸接軸,所述連桿(7)通過所述鉸接軸與滑臺(602)鉸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燕尾槽電解加工用水平振動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底板(801),所述底板(801)上設置有安裝定位孔(802),所述滑臺(602)的下端設有具有定位孔的工作臺(6021),所述底板(801)與工作臺(6021)通過定位孔(802)固定。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燕尾槽電解加工用水平振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qū)動機構包括第一電機(502)、主同步帶輪(201)、同步帶(202)、輔同步帶輪(203),所述主同步帶輪(201)與第一軸(1011)相連,所述輔同步帶輪(203)與第一電機(502)的輸出軸相連,所述同步帶(202)套設于主同步帶輪(201)和輔同步帶輪(203)上。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燕尾槽電解加工用水平振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驅(qū)動機構包括第二電機(107)、控制信號接收器(105)、電源(104),所述第二電機(107)設置于主偏心輪(101)上,其輸出端與蝸桿(103)相連,所述第二電機(107)在控制信號接收器(105)的控制下啟停,所述電源(104)為第二電機(107)提供動力源。
7.一種燕尾槽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權利要求2-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燕尾槽電解加工用水平振動裝置整體安裝于可上下運動的機床主軸(9)上,裝置下方設置可橫向運動的機床水平工作臺(11),所述機床水平工作臺(11)上設置有電解液槽(10),所述電解液槽(10)中盛有電解液,工件(13)通過夾具(1002)固定于電解液中,工件(13)上設有若干個工件預制孔(1301),所述群陰極與工件預制孔(1301)的位置對應。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燕尾槽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群陰極在水平振動裝置的帶動下,從振幅為零開始,左、右來回運動,振幅慢慢增加,在電場和流場作用下,電極工作段正對的工件表面發(fā)生電化學陽極溶解,從而被加工成小的三角形,隨著振幅的增大,被加工出的三角形形狀逐漸增大,當達到最終尺寸時,加工停止。
9.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燕尾槽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振動機構振幅達到最大時,加工的燕尾槽卻沒有達到尺寸要求,則聯(lián)合工作臺運動,即,主軸及陰極保持不動,工作臺帶動工件運動至目標位置。
10.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燕尾槽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蝸桿(103)帶動渦輪(102)旋轉,調(diào)節(jié)第一軸和第二軸之間的距離大小,從而進行裝置振幅從零到振幅最大值的無級調(diào)節(ji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工學院,未經(jīng)常州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89300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短電弧輔助加工蝕除物收集后處理裝置
- 下一篇:基于電解加工的管件鉆孔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