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環狀RNA快速鑒定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888999.0 | 申請日: | 2019-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288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31 |
| 發明(設計)人: | 李玉紅;馬小艮;楊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6 | 分類號: | C12Q1/686 |
| 代理公司: | 50219 重慶百潤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艷平 |
| 地址: | 400038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環狀RNA 引物 快速鑒定 成環 對向 生物醫藥領域 隨機引物法 提取總RNA 定量分析 臨床疾病 標志物 對引物 試劑盒 線性區 并合 可用 位點 科學研究 合成 開發 | ||
本發明涉及生物醫藥領域,具有涉及一種環狀RNA快速鑒定方法。本發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使用便捷、可靠性高、經濟實惠的環狀RNA快速鑒定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取總RNA并采用隨機引物法合成cDNA;設計并合成三對引物,所述引物包括:針對成環區反向設計的環狀RNA引物、針對線性區對向設計線性RNA引物以及針對成環區對向設計的綜合RNA引物,利用所述引物進行PCR反應,結合PCR結果進行定量分析可判斷該位點是否形成了環狀RNA;本發明方法適用于用于鑒定臨床疾病環狀RNA標志物,也可用于開發試劑盒開展環狀RNA的科學研究,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本發明方法可以實現環狀RNA的快速鑒定,降低成本的同時減少操作步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醫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環狀RNA快速鑒定方法。
背景技術
環狀RNA(circRNA)是一類不具有5'末端帽子和3'末端poly(A)尾巴、并以共價鍵形成環形結構的非編碼單鏈RNA分子,廣泛存在于多種生物細胞中,具有結構穩定、序列保守及細胞或組織特異性表達等特征。目前研究表明,circRNA可通過多種途徑發揮作用,例如充當miRNA海綿與miRNA相作用、參與調節基因的轉錄、細胞周期或衰老等生理過程,還與人類健康殺手如癌癥和心臟病等多種疾病的調控過程密切相關,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應用價值。
現有技術中對于環狀RNA的鑒定,一般分為初篩和確認兩個階段,在初篩階段,目前通用方法是設計反向引物鑒定環狀RNA,并設計對向引物鑒定對應的mRNA,然后通過RNA消化酶Rnase R消化,再次利用反向引物和對向引物鑒定,綜合兩次結果進行判斷。初篩認為確實存在環狀RNA的,再通過PCR產物測序或RNA探針進行確認。現行初篩方案需要兩輪鑒定,而且中間需要進行Rnase R消化操作。一方面,操作耗時;另一方面,Rnase R價格昂貴,導致該方法成本高昂。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環狀RNA快速鑒定方法,第一方面,無需使用Rnase R等昂貴試劑,能夠顯著降低實驗成本,另一方面,相對于常用技術手段,本發明避免了RNA酶消化步驟,不需要再進行第二次逆轉錄PCR實驗,便于簡化實驗操作,除此之外,對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初篩后,通過測序等手段可進一步確認新的環狀RNA分子,有助于發現新的環狀RNA。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環狀RNA快速鑒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提取總RNA,所述總RNA包括環狀RNA和線性
mRNA;
(2)采用隨機引物法合成cDNA。
(3)預測成環位點,針對所述成環位點設計并合成三對不同引物;
(4)分別采用三對不同引物對所述cDNA進行PCR擴增,區別于現有技術中需要通過RNase R處理消化線性mRNA、二次檢測環狀RNA的步驟,降低實驗成本且減少操作步驟;
(5)對PCR擴增結果進行定量分析并判斷是否形成環狀RNA,RNA的相對含量為其相對內參分子的含量,其中,若環狀RNA相對含量與線性RNA相對含量兩者之和小于總RNA相對含量,說明該成環位點,不止形成擬鑒定的環狀RNA,還有其他環狀RNA,可通過對環狀RNA引物的PCR產物進行分離,并通過測序進一步鑒定其他環狀RNA;若環狀RNA相對含量與線性RNA相對含量兩者之和等于總RNA相對含量,則說明該成環位點形成了擬鑒定的環狀RNA,并且所設計引物特異性非常好;若環狀RNA相對含量與線性RNA相對含量兩者之和大于總RNA相對含量,則說明該RNA分子,除了形成擬鑒定的環狀RNA分子外,還形成了其他成環位點不在設計位點的環狀RNA分子,且另外形成的環狀RNA分子的成環區包含線性RNA引物設計區域,需要進一步驗證。
進一步地,步驟(3)中所述引物包括:
環狀RNA引物,針對成環區反向設計,用于擴增環狀RN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88899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