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爐爐缸象腳侵蝕預防分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880213.0 | 申請日: | 2019-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530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董成國;陳得建;王盟;趙新;王利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石橫特鋼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B5/00 | 分類號: | C21B5/00;C21B7/24 |
| 代理公司: | 濟南千慧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企業) 37232 | 代理人: | 左建華 |
| 地址: | 271612***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爐 爐缸象腳 侵蝕 預防 分析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爐爐缸象腳侵蝕預防分析方法。該高爐爐缸象腳侵蝕預防分析方法通過設置微小水溫差監控、冷卻壁循環水管分流跨接、優化與改進送風制度,實現了爐缸象腳侵蝕預防分析方法在1080m3高爐的良好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爐爐缸象腳侵蝕預防分析方法。
背景技術
爐缸下部環炭“象腳侵蝕”是高爐短壽甚至爐缸燒穿的主要原因。目前,業界對“象腳侵蝕”的分析、預防是依靠炭磚測溫熱電偶、降冶強、鈦礦護爐等技術措施。
因每層測溫熱電偶數量有限,不能對每塊炭磚做到有效檢測,測溫盲區較多,所測溫度僅能反應該點狀態,不能準確的體現周圍區域溫度情況,特別是在爐役后期不能準確的反饋出爐缸侵蝕狀態。而降低冶強、使用鈦礦護爐的措施,導致高爐產量降低、燃料消耗升高,直接影響企業經濟效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高爐爐缸象腳侵蝕預防分析方法,通過設置微小水溫差監控、冷卻壁循環水管分流跨接、優化與改進送風制度,實現了爐缸象腳侵蝕預防分析方法在1080m3高爐的良好應用,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高爐爐缸象腳侵蝕預防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驟:
(1)在爐缸冷卻壁二、三、四段的每塊冷卻壁上設置微小水溫差測溫儀,實時監測爐缸上述3段冷卻壁縱向水溫差;
(2)在爐缸一段冷卻壁進水管安裝智能彎管流量計,測量冷卻壁水管流量;
(3)采集步驟(1)顯示的縱向水溫差并繪制每塊冷卻壁水溫差變化趨勢圖,計算每塊冷卻壁的熱流強度,并繪制每塊冷卻壁熱流強度變化趨勢圖,通過熱流強度變化趨勢調整操作爐型;
(4)根據爐缸象腳區測熱電偶反饋數據,結合傅里葉第一定律,每周計算象腳區1150℃凝鐵層位置,并繪制炭磚侵蝕變化圖,計算炭磚剩余厚度;
(5)象腳侵蝕區熱流強度超過10000kcal/m2·h時,實施冷卻壁循環水管分流跨接,即:將三段橫向垂直鐵口90°的冷卻壁冷卻水分流至四段冷卻壁以上,減少基本無環流的區域,人為控制爐缸侵蝕方向,使爐缸圓周均勻;
象腳侵蝕區熱流強度超過12000kcal/m2·h、炭磚剩余厚度﹤600mm時,加長侵蝕區上部風口小套長度、縮小進風面積,提高鼓風動能減輕邊緣環流。
在步驟(1)中各段冷卻壁的一支出水管和進水管上安裝水溫測量儀,依次安裝,兼顧每塊冷卻壁。
步驟(3)采集步驟(1)顯示的縱向水溫差并繪制每塊冷卻壁水溫差變化趨勢圖,對每塊冷卻壁的誰溫差波動形成直觀監控;根據q=0.278×(冷卻水流量×4.2×水溫差)÷冷卻器面積,計算每塊冷卻壁熱流強度,并繪制每塊冷卻壁熱流強度變化趨勢圖。
熱流強度變化存在三類趨勢:第一種是呈平緩線性升高趨勢,即正常趨勢,復合該趨勢時,高爐可按原操作制度進行高冶強生產;第二種是突然大幅升高趨勢,即爐缸出現異常侵蝕,執行步驟(5)護爐操作;第三種是呈降低趨勢,出現該趨勢說明過度護爐,需停止護爐。
步驟(4)與步驟(3)結合,根據計算結果判斷炭磚侵蝕情況,按步驟(5)操作原則針對性預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石橫特鋼集團有限公司,未經石橫特鋼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88021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鐵礦粉造高爐入爐料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高爐冶煉的含硼含錳渣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