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地震波完美吸收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879455.8 | 申請日: | 2019-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2659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9 |
| 發明(設計)人: | 楊志宇;許飛龍;甄良;赫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凌波怡聲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1/18 | 分類號: | G01V1/18;G01V1/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粵海街道高***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震波 完美 吸收 裝置 | ||
地震是對人類和建筑設施最具破壞力的自然災害之一。現有的抗震方法對于8級地震效果有限。在本項發明里,我們給出一種小體積的局域共振結構裝置,以多列平行地下豎井的排列方式面向地震波,前排豎井長度較短,后排長度逐次加大,最后面的數列長度達到地震波波長的尺度。這樣的陣列可將8級地震阻擋和完全吸收。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阻隔和吸收地震波的地下裝置。
技術背景
地震是對人類和建筑設施最具破壞力的自然災害之一。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有許多研究工作提出了各種減輕地震對建筑設施破壞的方法,但對于8級地震效果有限,直到最近幾年才提出了一些在地震波到達建筑物之前就對其衰減的方法。現代建筑可抵抗7級地震,因此,需要額外提供抗震防護措施所針對的是8級及以上的地震。大部分地震的頻譜集中在一定范圍內,震級越高,頻率越低。8級地震頻率約1 Hz左右,對其減震極度困難。距離震央足夠遠處地段地震波破壞性最強的是瑞利波,而縱波和橫波由于幾何衰減,其破壞性明顯較弱。2016年的兩起大地震引發的巨大災害說明,人類對抗地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急需技術上有大的突破。
聲子晶體和局域共振超材料提供了一個可行的選擇。周期分布打入地下空心圓管或混凝土填充方形鋼管構成聲子晶體,依據布拉格散射原理可在特定頻段阻隔地震波[
由質量振子、薄膜和基座組成的局域共振聲學超材料[發明-1,US 8,960,365]提供了另一個方法。究其本質,局域共振聲學超材料中每一個獨立的局域共振結構單元都單獨發揮功能,不受其它單元影響。超材料陣列的總體功能為所有獨立結構單元的功能之和,而不須依靠精確分布以形成布拉格散射。由于散射地震波的相互干涉不再是衰減地震波的主要原因,消振器的幾何尺寸與地震波波長無關,因此可以大幅減小。局域共振結構的共振頻率是決定衰減地震波頻率的核心參數。由類似包覆球體的局域共振結構形成的陣列看似對地震波有很好、甚至完美的減震效果[
至今,所有基于局域共振結構的地震波阻隔研究還停留在定性、概念性驗證的層面,沒有考慮實際耗散的影響。要更上一層樓,就必須基于實際材料參數進行嚴謹的、定量的研究。由于大部分現代建筑可抵抗7級地震,所以有實際需求的是可以將8級地震衰減至7級或以下的屏障。為了這個目的,我們發明的地下地震波屏障必須具備4個條件:(1)屏障的衰減頻率范圍中心應在1 Hz附近,范圍從大約0.5Hz到大約2 Hz。(2)局域共振結構的振子在地表位移10 cm時仍有足夠的振動空間。(3)地震波持續的約100秒內,屏障應具有足夠的結構強度以及與周圍泥層保持良好接觸以保證其阻隔功能。(4)屏障對8級地震波的衰減要接近20分貝,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屏障后的建筑不被破壞。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凌波怡聲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凌波怡聲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87945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