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輪荷測試系統,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877564.6 | 申請日: | 2019-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253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9 |
| 發明(設計)人: | 郭成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G19/02 | 分類號: | G01G19/02;G01G19/12;B60W40/1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測試 系統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輪荷測試系統,方法及裝置。其中,該系統包括:傳感器,用于檢測汽車輪軸,與待測車輪對應的板簧懸架之間的載荷數據,傳感器通過緊固件將傳感器固定在汽車輪軸與板簧懸架的安裝接合面之間;處理器,用于根據傳感器采集的載荷數據,確定待測車輪的輪荷。本發明解決了相關技術中對車輪胎壓進行監測,來確定輪荷的方式,準確率低,正確率差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安全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輪荷測試系統,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現代化汽車在智能、安全方面取得了較大進步,人們對于汽車的安全、操縱穩定性、智能化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也催生了汽車的各種安全技術。汽車前橋(前輪軸)是車輛極為重要的部件,它關系到整車姿態、安全性、轉向穩定性等多項車輛性能,而前橋的載荷分布情況又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汽車動態軸荷的變化對于車輛的轉向、制動性能有較大影響,而由于車輛行駛狀態下的各個車輪軸荷變化情況較為復雜,主要受車輛質心、裝貨方式、貨物性質(是否流動易變形等)、駕駛狀態、路面狀況(坡道)等多因素綜合影響,如何能夠及時、準確的獲取車輛運動狀態下的前輪荷的信息是多項性能分析的關鍵。
相關技術中,通常是基于汽車胎壓變化反算軸荷情況,具體的,在汽車輪胎內裝置壓力傳感器,通過利用汽車輪胎氣壓值的大小,反算出輪胎在徑向的受力情況。雖然通過檢測輪胎壓力的方式具有可實施性,但其檢測的結果是胎壓,并不是直接作用的垂向力,胎壓易受輪胎(材質)變形、環境溫度的影響,且胎壓與徑向力的轉換存的準確性有待驗證,導致輪荷測量的準確率低,正確率差的問題。
針對上述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輪荷測試系統,方法及裝置,以至少解決相關技術中對車輪胎壓進行監測,來確定輪荷的方式,準確率低,正確率差的技術問題。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輪荷測試系統,包括:傳感器和處理器;所述傳感器,用于檢測汽車輪軸,與待測車輪對應的板簧懸架之間的載荷數據,所述傳感器通過緊固件將所述傳感器固定在所述汽車輪軸與所述板簧懸架的安裝接合面之間;所述處理器,用于根據所述傳感器采集的所述載荷數據,確定所述待測車輪的輪荷。
可選的,還包括:顯示器,用于接收所述處理器的顯示數據,并對所述顯示數據進行顯示,所述顯示器與所述處理器通信連接;所述顯示器為儀表組,用于接收所述處理器的儀表數據,并對所述儀表數據進行處理,顯示處理后的儀表數據,所述儀表組與所述處理器通信連接。
可選的,所述傳感器為稱重傳感器,所述稱重傳感器包括:彈性體,應變片,防護層,所述彈性體,用于傳遞所述傳感器接收到的,所述汽車輪軸與所述板簧懸架之間的載荷,產生所述應變片可檢測到的形變;所述應變片,用于對所述彈性體的形變量進行測量,將測量的數據傳輸給所述處理器,所述應變片設置在所述彈性體上,所述防護層,用于對所述傳感器進行防護。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輪荷測試方法,包括:接收傳感器采集的汽車輪軸與待測車輪對應的板簧懸架之間的載荷數據;根據所述載荷數據,確定所述傳感器測得的實際載荷;根據所述實際載荷,確定所述輪荷。
可選的,根據所述載荷數據,確定所述傳感器測得的實際載荷包括:根據實際載荷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其中,所述實際載荷計算公式為:Ms=Mo+My-Xo,其中,Ms為所述實際載荷,Mo為所述載荷數據,My為所述傳感器受到的所述汽車除懸架自重外的垂直載荷,Xo為所述傳感器安裝后檢測到的初始安裝載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87756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遮陽罩
- 下一篇:用于熱交換系統的連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