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貢獻激勵的區塊鏈協作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874266.1 | 申請日: | 2019-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8943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梁循;李孔博;薛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40/04 | 分類號: | G06Q40/04;H04L6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王胥慧 |
| 地址: | 100872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貢獻 激勵 區塊 協作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貢獻激勵的區塊鏈協作方法及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內容:1)普通節點向資格評估節點申請注冊資格;2)將任務拆分為若干主題任務,分別創建對應主題任務賬本,并在每一主題任務賬本中創建對應主題任務的若干子任務;3)普通節點向資格評估節點申請領取子任務;4)資格評估節點對普通節點所申請領取的所有子任務進行審核;5)普通節點向任務質量審核節點提交完成的子任務;6)任務質量審核節點計算普通節點完成的子任務的貢獻激勵和資格信用;7)任務質量審核節點分別遍歷每一主題任務賬本,找出每一完成的子任務內容質量評價分數最高的區塊,并給與該區塊對應的普通節點獎勵,本發明可廣泛用于區塊鏈技術領域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區塊鏈協作系統,特別是關于一種基于貢獻激勵的區塊鏈協作方法及系統,屬于區塊鏈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區塊鏈也稱為分布式賬本,是一種互聯網數據庫,其特點是去中心化、公開透明,任何節點均可參與數據庫記錄,同時數據不可篡改,其公開、透明、數據可追溯、數據不可篡改的特性為新一代的協作系統提供可靠的物理基礎,區塊鏈網絡中的各個節點通過網絡共識相互信任且連接在一起,從最初的比特幣開始,共識激勵一直是調節整個區塊鏈網絡工作效率的核心所在。
任何分布式協作系統的根本制度均應該是先有激勵才有約束,通過建立合理高效的激勵制度刺激整個系統積極發展,然后通過約束保持其健康程度。激勵正是區塊鏈的精髓所在,通過共識激勵的方式刺激眾多節點參與創建新的區塊,且共同維護鏈條的延展存續。
現階段眾多規模大、復雜度高的任務均是通過任務拆解后經眾包模式實現,眾包模式就是將傳統上由集中式中心化任務處理方式,通過分布式協作系統分解任務外包至大眾群體來完成的一種組織模式,在這一過程中,分布式協作系統通過支付貢獻者任務獎勵,鼓勵貢獻者參與。然而,任務眾包模式存在下述缺點:1)參與者不固定,且數量一直在變。2)待分解的任務通常復雜性高,計算機無法處理。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處理大規模高復雜性任務的基于貢獻激勵的區塊鏈協作方法及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貢獻激勵的區塊鏈協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內容:1)普通節點向資格評估節點申請注冊資格,資格評估節點給與該普通節點初始的資格信用;2)將任務拆分為若干主題任務,分別創建對應的主題任務賬本,并在每一主題任務賬本中創建對應主題任務的若干子任務;3)普通節點向資格評估節點申請領取子任務;4)資格評估節點根據普通節點的資格信用、貢獻激勵和獎勵,對普通節點所申請領取的所有子任務進行審核;5)普通節點執行審核通過的子任務,向任務質量審核節點提交完成的子任務,并將完成的子任務以區塊的形式記錄在對應主題任務賬本內,其中,每一區塊內均包括該普通節點完成子任務的內容質量評價分數;6)任務質量審核節點計算普通節點完成的子任務的貢獻激勵和資格信用,對普通節點的貢獻激勵和資格信用進行更新;7)在每一主題任務賬本的生命周期結束時,任務質量審核節點分別遍歷每一主題任務賬本,找出每一完成的子任務內容質量評價分數最高的區塊,并給與該區塊對應的普通節點獎勵,對普通節點的獎勵進行更新,完成區塊鏈的協作。
進一步地,在普通節點向資格評估節點申請注冊資格前,需要建立區塊鏈的節點集群,并進行角色劃分,其中,所述節點集群包括普通節點、資格評估節點和任務質量審核節點。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1)的具體過程為:1.1)普通節點首次加入分布式協作系統后,向資格評估節點申請注冊資格;1.2)資格評估節點通過智能合約的審核規則,給與該普通節點初始的資格信用;1.3)資格評估節點記錄普通節點初始的資格信用至資格信用賬本。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1.3)中普通節點的資格信用越高,能夠領取的子任務難度越大。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中的子任務包括子任務的具體內容、任務的難度系數、任務預計完成周期、待領取人和任務提交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大學,未經中國人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87426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