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螺旋軸流式油氣混輸泵的超分離型葉輪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873627.0 | 申請日: | 2019-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5787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17 |
| 發明(設計)人: | 韓偉;李星;楊成坤;姚惠鐘;陳雨;陳冉 | 申請(專利權)人: | 蘭州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4D29/18 | 分類號: | F04D29/18;F04D31/00 |
| 代理公司: | 62203 金昌錦科標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園園 |
| 地址: | 730000 甘肅***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輪轂 葉片 葉輪 氣液分離 輪緣 螺旋軸流式 油氣混輸泵 加厚 分離現象 兩相介質 兩相流動 流量減少 氣體聚集 氣體壓縮 速度降低 葉片設置 油氣混輸 錐形輪轂 石油開采 分離型 漸縮形 外環壁 減小 尾緣 相態 軸面 延遲 扭曲 優化 | ||
1.一種螺旋軸流式油氣混輸泵的超分離型葉輪,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輪轂(1)和葉片(2);葉片(2)設置在輪轂(1)的外環壁上,且輪轂(1)為錐形輪轂;所述的葉片(2)與輪轂(1)的相鄰面(2-4)的最大厚度小于其位于輪緣(2-3)處的最大厚度。
2.一種螺旋軸流式油氣混輸泵的超分離型葉輪,其特征在于:它的工作原理:兩相介質在經由葉輪旋轉做功后具有了一定的動能,然后于葉輪的出口邊流出在螺旋軸流式油氣混輸泵的做功過程中,兩相流體自從進水邊方向流入,經由葉片對其做功后,至出水邊方向流出;由于葉輪旋轉會造成葉片工作面和葉片背面有壓力梯度形成,以及離心力的作用,給氣液兩相的提供了分離動力,加劇了氣相和液相的分離,并且氣相的密度遠遠小于液相,因此在受到離心力及壓力梯度的共同作用下,密度小的氣相逐漸向靠近與輪轂的相鄰面區域運動,密度大的液相逐漸被甩至輪緣區域,故在葉輪流道內形成了氣相和液相的分離現象;
引入加厚比系數ξ,該系數表征葉片厚度由輪轂至輪緣的變化劇烈程度,其表達式為:
在滿足輪轂的強度要求及輪緣的工藝要求基礎上,使得加厚比系數ξ<1,即葉片與輪轂的相鄰面處的最大厚度δh max小于其位于輪緣處的最大厚度δs max,不同的加厚比系數對應不同的葉片背面型線,而葉片工作面型線均一致,加厚比系數越大,葉片越向輪緣方向傾斜,加厚比系數越小,葉片越向相鄰面方向傾斜,在加厚比系數ξ<1時,葉片背面對流體的作用力在徑向的分力方向與離心力方向相反,相當于削減了一部分氣液分離動力,因此會改善流道內的氣液分離現象和氣體聚集現象,該情況下的葉輪的翼型可以很好的將氣液分離現象延遲至尾緣區域,使氣液分離現象不會發生在葉輪中后部而造成混輸泵的性能降低,同時由于減緩了流道內的氣液分離現象,還會相應的提高混輸泵的混輸性能;通過調節加厚比系數ξ,從而使得兩相流動時的氣液分離現象及氣體聚集現象有所改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蘭州理工大學,未經蘭州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87362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故障診斷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帶封閉式副葉輪的管道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