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速冷式柴油發動機機體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873287.1 | 申請日: | 2019-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542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5 |
| 發明(設計)人: | 潘榮國;潘榮偉;薛孝育;林正飛;張文亮;周俏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東新動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F1/00 | 分類號: | F02F1/00;F02F1/14;F02F1/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207浙江省溫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潤滑油通道 裝配臺階 軸承座 水道 冷卻水通道 弧形結構 機體本體 內夾角 柴油發動機機體 潤滑油冷卻器 整體冷卻效果 發動機運行 冷卻水流速 反L形結構 半包圍狀 使用壽命 縱向截面 冷卻水 氣缸孔 使用率 速冷 環繞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速冷式柴油發動機機體,其機體本體的頂部具有氣缸孔、其下部具有軸承座裝配臺階、其內部一側設有獨立的潤滑油通道(4)、冷卻水通道(5),所述機體本體的內部一側、并在潤滑油通道與冷卻水通道之間處設有第二水道(6),該第二水道呈半包圍狀圍著潤滑油通道。所述第二水道的縱向截面呈L形或反L形結構,所述軸承座裝配臺階的內夾角呈弧形結構。本發明使得冷卻水先直流、后再環繞至上,提高了冷卻水流速且增加了整體冷卻效果,潤滑油通道與第二水道之間間距更小,也減少了潤滑油冷卻器使用率。軸承座裝配臺階的內夾角呈弧形結構,增加了軸承座裝配臺階的強度,延長其使用壽命。從而使得發動機運行更為穩定可靠。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動機,具體涉及一種柴油發動機機體。
背景技術
柴油發動機包括機體、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燃油系統、潤滑系統、冷卻系統及電器系統,其中柴油發動機機體(缸體)的頂部具有氣缸孔(六個)、其側部具有水道側向悶孔(兩個)、其正面部具有水道正向悶孔(五個,其中一個水道正向悶孔與水冷卻器相連)。由于柴油發動機工作壓力大,要求各零部件具有較高的結構強度和鋼度,該機體的下部具有軸承座裝配臺階(用于安裝軸承座)為直角狀設計而強度不夠,更易受到軸承座的磨損;其冷卻水通道為單一式直流至上設計、冷卻水通道與潤滑油通道間距較大、各自相對獨立設計,影響了冷卻效果。
發明內容
鑒于背景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冷卻快速、穩定可靠的速冷式柴油發動機機體。
本發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方案來實現的:速冷式柴油發動機機體,包括機體本體,該機體本體的頂部具有氣缸孔、其下部具有軸承座裝配臺階、其內部一側設有獨立的潤滑油通道、冷卻水通道,所述機體本體的內部一側、并在潤滑油通道與冷卻水通道之間處設有第二水道,該第二水道呈半包圍狀圍著潤滑油通道。
所述第二水道的縱向截面呈L形或反L形結構,所述軸承座裝配臺階的內夾角呈弧形結構。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在機體本體內部再增加第二水道,且該第二水道為半包圍狀設計,使得冷卻水先在冷卻水通道直流、后在第二水道環繞至上,提高了冷卻水流速且增加了整體冷卻效果,潤滑油通道與第二水道屬混合式設計、兩者之間間距更小,也減少了潤滑油冷卻器使用率。軸承座裝配臺階的內夾角呈弧形結構,增加了軸承座裝配臺階的強度,延長其使用壽命。從而使得發動機運行更為穩定可靠。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說明。
圖1為本發明速冷式柴油發動機機體的結構示意圖(正面圖)。
圖2為圖1的側向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速冷式柴油發動機機體,包括機體本體1,該機體本體1的頂部具有氣缸孔2、其下部具有軸承座裝配臺階3、其內部一側設有(相對)獨立的潤滑油通道4(即為機油通道)、冷卻水通道5(為直道設計,及凸輪軸裝配孔7),所述機體本體1的內部一側、并在潤滑油通道4與冷卻水通道5之間處設有第二水道6,該第二水道6呈半包圍狀圍著潤滑油通道4。該機體本體1的內部另一側設有軸承座裝配孔8,該機體本體1的正面下部上具有裝配窗口10(若干個,裝配完成后再堵塞)。該冷卻水通道5、第二水道6通過水套與水冷卻器相接。
所述第二水道6的縱向截面呈L形或反L形結構(更靠近機體本體的氣缸孔2與氣缸蓋所形成的燃燒室,更有利于冷卻),所述軸承座裝配臺階3的內夾角呈弧形結構9(即為倒角結構),增加軸承座裝配臺階的強度,延長其使用壽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東新動力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東新動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87328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