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精細加工的起釘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860410.6 | 申請日: | 2019-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7634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林;龐新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拓埠工業制造(青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C11/00 | 分類號: | B25C1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英揚昊睿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2227 | 代理人: | 徐忠麗 |
| 地址: | 2662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精細 加工 起釘器 | ||
本發明涉及起釘器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精細加工的起釘器,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前端中部設有拔釘口,本體前端非拔釘口位置設有刃口,所述拔釘口包括從上而下設置的上拔釘槽、臺階面和下拔釘槽,所述刃口采用銑加工方式。本發明,1)、下拔釘槽1端面經過90°銑刀或90°金剛石砂輪加工后,其端面為0.2mm厚,拔釘效果好,強度高,表面整齊精細;2)、臺階面2底面經過銑加工或金剛石砂輪磨削后,其厚度為2.5mm,強度高,表面整齊精細;3)、上拔釘槽3輪廓采用銑加工或金剛石砂輪磨削后,表面整齊精細;4)、刃口4采用銑加工,加工尺寸一致性好,加工表面整齊精細;5)、刃口4采用銑加工,表面粗糙度更小,更容易進入被撬物,使撬起工作更加輕松。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起釘器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精細加工的起釘器。
背景技術
市面上現有起釘器拔釘口及刃口加工方式為:拔釘口內部均為鍛造或鑄造后的表面,均未經過任何加工;刃口為砂輪機或砂帶機手工打磨,其形狀有以下兩種:
一、傳統起釘器的拔釘口及刃口(見圖1),其主要缺陷如下:
1)拔釘口比較厚,當釘子釘得比較緊時,釘口卡不住釘子,起不到拔釘子的作用;
2)拔釘口為鍛造后或鑄造后的表面,表面粗糙,外觀質量差,產品檔次低;
3)刃口為砂輪機或砂帶機手工打磨,打磨尺寸一致性差,表面粗糙,打磨面不平,外觀質量差,產品檔次低。
二、其他起釘器的拔釘口及刃口(見圖2),其主要缺陷如下:
1)拔釘口為鍛造后或鑄造后的表面,表面粗糙,外觀質量差,檔次不高;
2)釘口端面太尖,強度低,容易出現卷刃等缺陷;
3)刃口為砂輪機或砂帶機手工打磨,打磨尺寸一致性差,表面粗糙,外觀質量一般,產品檔次不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精細加工的起釘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精細加工的起釘器,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前端中部設有拔釘口,本體前端非拔釘口位置設有刃口,所述拔釘口包括從上而下設置的上拔釘槽、臺階面和下拔釘槽,所述刃口采用銑加工方式。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拔釘槽端面厚度為0.2mm。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拔釘槽端面采用90°銑刀或90°金剛石砂輪加工。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臺階面厚度為2.5mm。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臺階面底面經過銑加工或金剛石砂輪磨削加工。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拔釘槽輪廓采用銑加工或金剛石砂輪磨削加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下拔釘槽端面經過90°銑刀或90°金剛石砂輪加工后,其端面為0.2mm厚,拔釘效果好,強度高,表面整齊精細;
2)、臺階面底面經過銑加工或金剛石砂輪磨削后,其厚度為2.5mm,強度高,表面整齊精細;
3)、上拔釘槽輪廓采用銑加工或金剛石砂輪磨削后,表面整齊精細;
4)、刃口采用銑加工,加工尺寸一致性好,加工表面整齊精細;
5)、刃口采用銑加工,表面粗糙度更小,更容易進入被撬物,使撬起工作更加輕松;
6)、拔釘口處均經過銑加工或磨加工,刃口均經過銑加工,外觀整齊精細,產品檔次更高。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拓埠工業制造(青島)有限公司,未經拓埠工業制造(青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8604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