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尾礦庫回水加壓泵站進水池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853007.0 | 申請日: | 2019-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5414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06 |
| 發明(設計)人: | 馬艷晶;岑建;周積果;鄭學鑫;宋會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B5/00 | 分類號: | E03B5/00;E03B11/00 |
| 代理公司: | 11201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宋合成<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 |
| 地址: | 100038***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進水池 加壓泵站 回水 溢流槽 溢水口 池腔 上部側壁 進水管 尾礦庫 溢流堰 連通 側壁下部 有效容積 主體限定 溢流水 排出 | ||
1.一種尾礦庫回水加壓泵站進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進水池主體,所述進水池主體限定有池腔,所述進水池主體的上部側壁上設有溢水口;
回水加壓泵站進水管,所述回水加壓泵站進水管的一端穿設在所述進水池主體的側壁下部并與所述池腔連通;
溢流堰,所述溢流堰設置在所述池腔中,并與所述進水池主體的上部側壁共同形成溢流槽,所述溢水口與所述溢流槽連通,以使所述溢流水經所述溢流槽從所述溢水口排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尾礦庫回水加壓泵站進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的頂部高于所述溢水口的最低位且低于所述進水池主體的頂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尾礦庫回水加壓泵站進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的頂部高于所述溢水口的最高位且低于所述進水池主體的頂部。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尾礦庫回水加壓泵站進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槽槽底的上表面與所述溢水口的最低位平齊或接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尾礦庫回水加壓泵站進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包括豎向側壁和水平底壁,所述豎向側壁的橫向兩端固定在所述進水池主體的上部側壁上,所述水平底壁的周面一部分與溢流堰的所述豎向側壁的下端固定,所述水平底壁的周面其余部分與所述進水池主體的上部側壁固定,從而形成所述溢流槽。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尾礦庫回水加壓泵站進水池,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排泥放空管,所述排泥放空管的一端穿設在所述進水池主體的下部側壁上且所述排泥放空管的底壁與所述池腔的底壁的上表面平齊,所述排泥放空管的另一端與位于所述進水池主體外側的地溝相連;所述排泥放空管上設置有閥門。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尾礦庫回水加壓泵站進水池,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溢水管,所述溢水管設置在所述進水池主體外側,所述溢水管的一端與所述溢水口連接,所述溢水管的另一端與所述地溝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尾礦庫回水加壓泵站進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放空管的另一端和所述溢水管的另一端通過三通接頭與所述地溝連通。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尾礦庫回水加壓泵站進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加壓泵站進水管的一端高于所述排泥放空管的另一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85300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海綿城市的雨水源頭調蓄系統的構建方法
- 下一篇:一種泵站多級過濾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