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抽吸模式的動態濾嘴通風率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852458.2 | 申請日: | 2019-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089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4 |
| 發明(設計)人: | 崔廷;馬宇平;蘇東贏;李浩亮;席高磊;馬勝濤;馮穎杰;姜慧娟;王璐;王蓓蓓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5/08 | 分類號: | G01N15/08;G01N7/10 |
| 代理公司: | 11252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晨;逄京喜 |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濾嘴 煙支 燃燒 通風 卷煙濾嘴 套筒 抽吸模式 抽吸 檢測 抽吸操作 抽吸流量 動態監控 正弦曲線 通風量 吸煙 點燃 | ||
1.一種基于抽吸模式的動態濾嘴通風率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待測煙支固定在套筒上,并使得待測煙支的濾嘴完全位于套筒內;
(2)點燃待測煙支;
(3)根據正弦曲線對套筒進行抽吸操作,獲取抽吸流量Q,其中,正弦曲線的橫坐標為時間,縱坐標為抽吸流量;
(4)獲取煙支的燃燒線與濾嘴遠離燃燒線一端的間距d;
(5)獲取卷煙濾嘴通風量Qd;
(6)計算煙支的燃燒線與濾嘴遠離燃燒線一端的間距為d時的卷煙濾嘴通風率Qd/Q。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抽吸模式的動態濾嘴通風率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具體如下:
(1-1)將待測煙支插入套筒內,使得待測煙支的濾嘴完全位于套筒內,并使得待測煙支的燃燒部分完全位于套筒外;
(1-2)通過可充抽氣的第一柔性套管夾緊待測煙支的濾嘴與燃燒部分的交接處,以將待測煙支固定在套筒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抽吸模式的動態濾嘴通風率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還包括:
(1-3)通過可充抽氣的第二柔性套管密封待測煙支與套筒的抽吸側之間的間隙。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抽吸模式的動態濾嘴通風率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套管和所述第二柔性套管通過同一抽氣機構進行抽氣操作。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抽吸模式的動態濾嘴通風率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還包括:
(1-4)根據正弦曲線對套筒進行抽吸操作至少10s。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抽吸模式的動態濾嘴通風率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的抽吸操作時的氣流流動方向與待測煙支的中心軸共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抽吸模式的動態濾嘴通風率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的卷煙濾嘴通風量Qd通過安裝在套筒上的流量檢測機構獲取。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抽吸模式的動態濾嘴通風率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流向流量檢測機構的氣流流動方向與抽吸操作時的氣流流動方向相垂直。
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基于抽吸模式的動態濾嘴通風率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具體如下:
計算煙支的燃燒線與濾嘴遠離燃燒線一端的間距為d時卷煙濾嘴通風率kQd/Q,其中,k為通風率修正系數,且k為0.02-0.04。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抽吸模式的動態濾嘴通風率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中的通風率修正系數其中,P為大氣壓,Pd為套筒的抽吸側的壓力與大氣壓之間的差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河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85245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