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消光劑及其制備方法、包含其的底部填充膠及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824233.6 | 申請日: | 2019-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991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31 |
| 發明(設計)人: | 張保坦;朱朋莉;孫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9J11/04 | 分類號: | C09J11/04;C09J163/00;C09J163/02;C09C1/28;C09C3/10;C09C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鞏克棟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消光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包含 底部 填充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消光劑及其制備方法、包含其的底部填充膠及應用,所述消光劑為有機硅樹脂改性二氧化硅;其中,所述有機硅樹脂為甲基硅樹脂。本發明提供的底部填充膠固化后的反射率低,且其固化溫度較低,性能穩定,耐濕熱性良好,可作為LED顯示屏的底部填充膠進行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膠黏劑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消光劑及其制備方法、包含其的底部填充膠及應用。
背景技術
LED顯示屏(LED display)是由幾萬至幾十萬個半導體發光二極管像素點均勻排列組成,是一種通過控制半導體發光二極管的方式來顯示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行情、視頻、錄像信號等各種信息的的設備。LED顯示屏具有壽命長、亮度范圍寬、視角大、臨場感強、功耗小、便于自動控制等優點,作為重要的現代信息發布媒體之一,被廣泛地應用在廣告傳媒、體育場館、舞臺背景、市政工程等領域。LED顯示屏器件封裝經歷了點陣模塊、直插式、表貼三合一和COB四個階段,相應地,LED顯示屏也從單色、雙色、多色到全彩的變化。隨著LED顯示屏逐漸向著高端市場的滲透,對LED顯示屏器件的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
LED顯示屏器件正朝著全彩化、小尺寸、低電流、高可靠性方向發展,使得LED封裝器件封裝技術及可靠性越發的重要。為了進一步提高LED顯示屏的可靠性,目前開始采用底部填充技術,即利用毛細作用使得膠水迅速流過LED燈珠底部,并進行底部固化,從而達到對LED器件加固的目的,增強SMD封裝模式的LED和PCB基板之間的抗跌落性能,進而增加LED顯示屏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然而,當前底部填充膠多是從集成電路領域直接移植過來的產品,其固化后表面光澤度高,都存在明顯的反光,這會增加屏體表面反射率,進而降低LED顯示屏的對比度、清晰度,影響視覺效果。另外,當前的底部填充材料需要100℃以上溫度才能固化,這是表面貼裝LED燈珠后的顯示模組無法接受的;其次,其固化物的玻璃化轉變溫度低(大部分都小于90℃),耐濕熱性能也差。
CN103361016A公開了一種底部填充膠組合物,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氫化環氧樹脂50-80份、改性樹脂1-10份、增韌樹脂10-30份、絡合固化劑1-5份組合而成,其制備方法為,將生產環境調到溫度15-28℃,相對濕度小于70%,將氫化環氧樹脂依次按配方順序加入到真空攪拌釜內攪拌,均勻加入改性樹脂,混合均勻加入固化劑,混合均勻,真空混合均勻,脫泡過濾分裝入庫,該專利雖然在使用時無需預熱,固化速度快,但其并未研究其光澤度。CN104232014A公開了一種底部填充膠,其包括如下質量百分比的組分:丙烯酸酯改性的有機硅樹脂、固化劑、光引發劑、稀釋劑和觸變劑等。該專利提供的底部填充膠可提高膠水固化后的耐溫性、耐蝕性、耐候性等,但其光澤度可能較高,并不適合用作LED顯示屏用的底部填充膠。
因此,急需開發一種適合LED顯示屏用的低溫可以實現快速固化的,且無光(反射率低)的底部填充材料,這對進一步提高LED顯示屏的可靠性獲得高品質的顯示屏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消光劑及其制備方法、包含其的底部填充膠及應用。本發明提供的底部填充膠固化后的反射率低,且其固化溫度較低,性能穩定,耐濕熱性良好,可作為LED顯示屏的底部填充膠進行應用。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消光劑,所述消光劑為有機硅樹脂改性二氧化硅。
其中,所述有機硅樹脂為甲基硅樹脂。
在本發明中,利用甲基硅樹脂對二氧化硅進行改性,最后得到的改性二氧化硅由于其表面的有機硅部分聚合物鏈段的遷移形成了凹凸不平的表面,進而可以達到消光霧面的效果。
在本發明中,以所述有機硅樹脂改性二氧化硅的總重量為100%計,所述有機硅樹脂的質量百分含量為20-50%,例如25%、30%、35%、40%、45%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82423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