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加固擋土墻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823729.1 | 申請日: | 2019-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7062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1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元明;邊洪坡;王傳波;胡兵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02 | 分類號: | E02D29/02 |
| 代理公司: | 52114 貴陽睿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妍麗 |
| 地址: | 550081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擋土墻 墻面 泄水孔 主筋 整體受力性能 擋土墻結構 工程造價 環保效益 形狀一致 縱向鋼筋 縱向設置 環保型 交界處 經濟型 舊墻面 靈活的 鋼架 剪力 舊墻 抗剪 墻體 新墻 植入 病害 拆除 通行 公路 施工 保證 投資 建設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加固擋土墻結構,包括舊擋土墻和新擋土墻;所述新擋土墻中有新泄水孔對接于舊擋土墻中的舊泄水孔,在原有舊擋土墻的墻面及基礎外表面向舊擋土墻墻體內部植入連接主筋,在縱向設置縱向鋼筋與連接主筋形成鋼架骨架,提高結構的整體受力性能,其抗剪設計值Fs不小于所述新、舊墻面交界處剪力值Fv;新擋土墻的新墻墻面和舊擋土墻的舊墻墻面形狀一致。本發明舊擋土墻可以不用拆除,保證了道路通行也避免資源浪費和污染環境,根據不同原因和不同病害程度的擋土墻,有針對性的靈活的設置新擋土墻進行加固,可以降低工程造價,節省投資,有利于建設經濟型、環保型公路;結構簡單,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經濟和環保效益顯著,可在加固擋土墻技術領域廣泛推廣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加固擋土墻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在公路工程建設中,擋土墻屬于路基防護與支擋結構的一種,山區地形變化較劇烈,擋土墻結構在路基結構中比較常見,且工程量較大。擋土墻會因為施工過程中的某些原因開裂;在公路開通運營后,墻后土體浸泡后土壓力增加以及汽車等荷載的長期作用會使擋土墻產生開裂、局部位移和變形等;運營時間較長后,部分擋土墻基礎會因為氣候和水文等自然因數的變化經受地下水的反復浸泡,導致基礎承載力降低,擋土墻產生局部變形和位移;這些病害會影響擋土墻的使用,危害道路通行安全,因此需要及時進行處理,避免病害進一步發展導致擋土墻垮塌,保證結構安全。
具體的,擋土墻在施工過程中由于不規范操作或者其它外部因素造成局部開裂,需要根據具體影響程度對擋土墻進行局部加固和補強即可,在保證結構安全前提下也應該考慮經濟效益,直接采取現有鋼板或鋼骨架的加固處理方式可能會造成浪費;擋土墻由于墻后土體長期泡水等因素使局部土壓力增加,導致擋土墻局部變形和位移,這時需要適當增加墻體局部的抗剪出能力即可;擋土墻基礎在運行期間長期反復被水浸泡,造成某些基礎承載力會降低,達不到修建擋墻時候的原設計承載力要求,會造成擋土墻局部沉降和局部位移,而基礎寬度的增加會使擋土墻對地基承載力的要求下降,這時可以增加擋土墻的整體基礎寬度,避免擋墻的繼續沉降和繼續位移,保證結構安全和穩定性。
現有的處理方法一般為對擋土墻進行加固或拆除重建,直接對擋土墻進行拆除后根據現有地基承載力等現狀進行從新設計,沒有充分考慮利用現有的舊擋土墻,且對病害程度較輕的擋土墻進行現有的鋼板或鋼骨架加固方式,僅從擋土墻自身的強度和擋土墻自身的穩定等角度出發,擋土墻在規范規定的荷載效應組合下能滿足計算要求即可,沒有考慮利用已有擋土墻,工程造價較高。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加固擋土墻結構及其施工方法,該加固擋土墻結構及其施工方法結構簡單,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經濟和環保效益顯著,可在加固擋土墻技術領域廣泛推廣應用。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加固擋土墻結構,包括舊擋土墻和新擋土墻;所述新擋土墻中有新泄水孔對接于舊擋土墻中的舊泄水孔,新擋土墻和舊擋土墻之間的位置沿舊擋土墻的舊墻墻面設有縱向鋼筋,有連接主筋橫穿舊擋土墻和新擋土墻并與縱向鋼筋形成一個整體;新擋土墻的新墻墻面和舊擋土墻的舊墻墻面形狀一致。
所述縱向鋼筋和連接主筋綁扎固定。
所述新泄水孔和舊泄水孔緊密連接過渡。
在所述舊擋土墻低于地面線的舊墻墻趾的靠外的位置,新擋土墻底部一體修筑有形狀匹配于舊擋土墻底部的基礎。
所述新擋土墻底部的新墻墻趾、舊擋土墻底部的舊墻墻趾和舊擋土墻底部的墻踵位于同一平面。
一種加固擋土墻結構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做好準備工作,現場測量放樣,確定位置后進行基坑開挖;
B.現場施工條件都滿足后開始在舊擋土墻外側開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82372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