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倉面澆筑間歇期的多維仿真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803003.1 | 申請日: | 2019-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5163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明(設計)人: | 樊啟祥;王飛;汪志林;張志偉;尹習雙;陳文夫;劉金飛;譚堯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三峽建設管理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G06Q50/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陳立志 |
| 地址: | 100038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澆筑 間歇期 多維 仿真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混泥土施工領域,公開了一種基于倉面澆筑間歇期的多維仿真方法,解決施工進度仿真與工作性態仿真分析兩者相互獨立工作,相耦合程度低,缺乏反饋調整機制的問題。本發明以混泥土澆筑的層間間歇期為結合點,將施工進度仿真與工作性態仿真耦合起來,實現兩者之間互為邊界,在施工進度仿真的邊界條件中,需工作性態仿真提供的參數包括允許相鄰高差、允許最大懸臂高度、溫控曲線及溫度梯度要求等,工作性態仿真的邊界條件中,需施工進度仿真提供的參數包括后續澆筑進度計劃、高差參數對進度的敏感性程度等施工方案,同時依據P6關鍵路徑與資源分析法分析的間歇期,合理配置資源。本發明適用于大壩混凝土施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混凝土施工領域,特別涉及基于倉面澆筑間歇期的多維仿真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大壩混凝土施工仿真主要包括施工進度仿真和工作性態仿真。現有的施工進度仿真和性態仿真在資源調配控制過程中不能做到全局最優,而且備倉和澆筑作業數據的準確率和可靠性不足,難以保障混凝土施工計劃的完成率。在大壩混凝土施工過程中,上下倉面混凝土間歇期受實際資源投入、實際生產效率與倉面施工組織水平密切相關,這些因素的變化直接影響倉面間歇期,但是目前的分析方法中并不能迅速反映間歇期變化對大壩施工總工期的影響以及判斷大壩整體工作性態發展趨勢。結合大壩施工現場需要,迫切需要根據真實數據分析并把控倉面間歇期,保障大壩混凝土施工計劃完成率,這對于水電站能否如期完工并投產至關重要。
單獨的施工進度仿真可以實現間隙期變化對整體施工過程的影響,但無法分析大壩整體工作性態發展趨勢的影響;同樣,工作性態仿真分析通常是設計條件下對大壩安全性能的分析,對不斷變化下的施工水平對安全的影響響應不足。另外兩者都無法單獨對資源調配控制給出施工均衡、結構安全的全局性的資源調配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基于倉面澆筑間歇期的多維仿真方法,解決施工進度仿真與工作性態仿真分析兩者相互獨立工作,相耦合程度低,缺乏反饋調整機制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基于倉面澆筑間歇期的多維仿真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根據工作性態仿真的真實邊界條件執行工作性態仿真,輸出工作性態仿真結果,工作性態仿真結果包括最小層間間歇時間T0和初始的施工進度仿真邊界條件;
B.根據施工進度仿真的基本邊界條件以及步驟A輸出的工作性態仿真結果執行施工進度仿真,輸出施工方案;其中,施工進度仿真的基本邊界條件包括預設層間間歇時間T1和預設施工參數;
C.對步驟B輸出的施工方案進行分析,判斷是否滿足設計要求,若滿足,則將該施工方案作為工作性態仿真的邊界條件的一部分,進入步驟D;若不滿足,則返回步驟B,并調整步驟B中施工進度仿真的基本邊界條件,直至滿足設計要求;
D.基于工作性態仿真的真實邊界條件以及滿足設計要求的施工方案執行工作性態仿真,輸出多場耦合結果;
E.判斷步驟D輸出多場耦合結果是否滿足結構安全的設計要求,若滿足,則將此時多場耦合結果所對應的預設層間間歇時間T1作為規劃層間間歇時間T2,并進入步驟F;若不滿足,則返回步驟B,并調整步驟B中施工進度仿真中預設施工參數,直至步驟D輸出多場耦合結果是否滿足結構安全的設計要求;
F.利用關鍵路徑與資源分析方法并結合規劃層間間歇時間T2,對預算的人力資源、設備資源及施工組織進行優化,配置相應的人力資源、設備資源與施工管理要求;
G.按照步驟F配置的要求進行實際施工,得到實際施工結果,所述實際施工結果至少包括實際層間間歇期T3;
H.將實際層間間歇期T3與規劃層間間歇時間T2進行對比,若對比結果一致,則結束;若對比結果不一致,則返回步驟B,并調整步驟B中施工進度仿真中預設施工參數,直至對比結果一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三峽建設管理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三峽建設管理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80300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