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常見藻類的圖片對比鑒定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910796630.7 | 申請日: | 2019-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5435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鐘詩群;楊虬然;張厚梅;顧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生物工程學校 |
| 主分類號: | G06F16/55 | 分類號: | G06F16/55;G06F16/583 |
| 代理公司: | 34155 合肥東邦滋原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吳曉娜<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 |
| 地址: | 2300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藻類 藻種 計算機終端設備 預處理 特征數據庫 電子目鏡 分類管理 獲取目標 圖片對比 未知藻種 圖片庫 信息庫 比對 構建 拍照 圖像 保證 圖片 | ||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常見藻類的圖片對比鑒定方法,先構建藻類信息庫并將藻類信息按照類別進行分類管理,獲取目標圖片進行比對鑒定,利用電子目鏡對各藻種進行拍照,藻類圖像經過預處理后存入計算機終端設備中,保證了藻種信息的再現,從而可提高藻類鑒定準確性;利用藻類特征數據庫和藻類圖片庫可方便地確定未知藻種,從而能夠更準確地實現藻類的鑒定工作。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藻類檢測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常見藻類的圖片對比鑒定方法。
背景技術
藻類是一類廣泛分布于各類生境的生物,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水體初級生產力的主要組成部分。除此之外,藻類在許多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如水質檢測和赤潮預報等,這些應用都離不開對藻類的鑒定工作。
常見的藻類鑒定需要觀察定量樣品的特征及生長情況,根據細胞中色素的成分和含量及其同化產物、藻絲、鞭毛長度和生殖方法等,鑒定工作繁瑣復雜;現有的觀察存在以下問題:1、藻類無照片保存,再現存在非常大的困難(特別是含量較少且一時難以鑒定的藻種),這影響了藻類鑒定的準確性;2、藻種較多時,不可避免會出現重復勞動(例如忘了當前的藻種是否已出現過,需要查書),耗時長,對于新手要分辨100個左右的藻種還是有點困難的;工作量大,容易使人員疲勞和出錯,耗時長。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常見藻類的圖片對比鑒定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本發(fā)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常見藻類的圖片對比鑒定方法,先構建藻類信息庫并將藻類信息按照類別進行分類管理,獲取目標圖片進行比對鑒定,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構建不同種類藻類的檢索庫,其中包括藻類特征數據庫和藻類圖片庫,具體包括以下子步驟:
(1)獲取常見藻類的樣品,分別制成水樣鏡檢;
(2)利用電子目鏡對水樣中的藻類進行拍照,記錄不同時期該藻類的生長圖片;
(3)對藻類圖片進行預處理;
(4)將預處理的藻類圖片上傳至計算機終端存儲,并進行分類制作出藻類圖片庫;
(5)利用網上圖庫和藻類信息整理歸納進檢索庫,豐富藻類圖片庫并整理出常見藻類主要特征整合進藻類特征數據庫;
步驟二、獲取鑒定的藻類圖片,提取圖片的特征信息并與檢索庫中的圖片和藻類特征進行比對,確定藻類名稱;
步驟三、在步驟二中對比相識度不高的情況下,需要根據特征信息和圖片重新搜集相關信息并翻閱圖譜確定藻種,如果存在新的藻種,則將圖片和信息歸納進檢索庫。
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一中藻類圖片的預處理包括藻類圖像分割、圖像輪廓提取、細胞顏色提取和背景去除,以利于后續(xù)對其鑒定與分析,便于圖片比對。
優(yōu)選的,所述圖像輪廓提取,首先對藻類顯微圖像進行灰度化處理,獲得藻類顯微圖像的累積灰度直方圖,設定藻類圖像的暗輪廓區(qū)域和亮輪廓區(qū)域,獲取同時與暗輪廓區(qū)域和亮輪廓區(qū)域相鄰的重疊區(qū)域,去除雜質及噪點標記,修復輪廓毛刺和缺刻,獲得最終藻體細胞外圍輪廓。
優(yōu)選的,所述藻類特征數據庫包括顏色特征、形狀特征和紋理特征,所述形狀特征屬于外部特征,從圖像中直接提取,顏色特征和紋理特征為內部特征需要對圖像區(qū)域對應的表面進行提取。
優(yōu)選的,所述藻類特征數據庫和藻類圖片庫為相互對應關系,并根據分類名稱設有相互關聯(lián)的電子檢索表,便于檢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電子目鏡對各藻種進行拍照,藻類圖像經過預處理后存入計算機終端設備中,保證了藻種信息的再現,從而可提高藻類鑒定準確性;利用藻類特征數據庫和藻類圖片庫可方便地確定未知藻種,從而能夠更準確地實現藻類的鑒定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生物工程學校,未經安徽生物工程學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79663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