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腐植酸鉀富硒復合肥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793856.1 | 申請日: | 2019-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370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曉春;羅冬貴;蔣振華;劉仁軍;林偉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拉多美(寧陵)化肥有限公司;廣東拉多美化肥有限公司;湛江拉多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04 | 分類號: | C05G3/04;C05G3/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博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榮永輝 |
| 地址: | 476700 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腐植酸鉀 復合肥 富硒 制備 外包膜 次包 抗病性 氯化鉀 肥料利用率 磷酸氫二鉀 磷酸氫二銨 微生物活性 微生物菌劑 中微量元素 肥效 保水保肥 復硝酚鈉 生物質炭 雙層包膜 土壤固定 亞硒酸鈉 硒元素 肥芯 緩釋 菌解 控釋 膜劑 內包 鉀肥 尿素 | ||
1.一種腐植酸鉀富硒復合肥,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計,原料組分包括:亞硒酸鈉0.04-0.06份、腐植酸鉀180-200份、氯化鉀60-90份,富硒生物質炭245-285份、尿素300-330份、磷酸氫二銨50-80份、磷酸氫二鉀40-70份、內包膜劑8-10份、外包膜劑14-18份、復硝酚鈉3-6份、中微量元素7-9份、微生物菌劑6-8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腐植酸鉀富硒復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劑為圓褐固氮菌、膠凍樣芽孢桿菌、巨大芽孢桿菌三種微生物菌單獨培養后混合所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腐植酸鉀富硒復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生物質炭的制備方法:將曬干的玉米秸稈粉碎至長度≤5mm,在炭化爐中于350℃下炭化2.5h,再次粉碎后與粉碎的蛭石同過200目篩,混合均勻得生物質炭與蛭石的混合物,然后用亞硒酸鈉溶液浸泡玉米秸稈生物質炭和蛭石混合物,充分攪拌2.5h,使硒吸附在混合物的生物質炭和蛭石上,靜置、沉淀、分層,去上清液,沉淀物烘干即得富硒生物質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腐植酸鉀富硒復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包膜劑由重量比為1-2:0.3-0.7:3-4:2-3:2.5-3.0的聚乙二醇、檸檬酸三乙酯、酪蛋白、甲殼素、乙基纖維素組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腐植酸鉀富硒復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包膜劑的制備方法:將聚乙二醇、酪蛋白、甲殼素、檸檬酸三乙酯溶于乙醇水溶液中,攪拌均勻并逐漸加入乙基纖維素,混合均勻,干燥即得內包膜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腐植酸鉀富硒復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膜劑由重量比為10-15:8-12:20-25:0.4-0.6:0.5-0.8的富硒生物質炭、烯酸化合物、惕各酸乙酯、過硫酸銨、N-羥甲基丙烯酰胺制成。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腐植酸鉀富硒復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膜劑的制備方法:將富硒生物質炭加入烯酸化合物溶液中,于80-90℃下充分攪拌3h,可得烯酸化合物接枝的生物質炭,之后加入惕各酸乙酯與過硫酸銨,繼續攪拌1h,然后加入N-羥甲基丙烯酰胺使之發生聚合反應3h,聚合物過濾、干燥,70℃下烘干,粉碎并過200目篩,即得富硒高吸水樹脂外包膜劑。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腐植酸鉀富硒復合肥,其特征在于:外包膜劑的制備方法中所述烯酸化合物由水楊醛與乙酰丙酸在乙酸介質中反應生成。
9.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腐植酸鉀富硒復合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復合肥肥芯的制備:將亞硒酸鈉、腐植酸鉀、氯化鉀、尿素、磷酸氫二胺、磷酸氫二鉀及復硝酚鈉一起粉碎,并將中微量元素、富硒生物質炭與粉碎的混合物混合均勻,于50℃下充分攪拌半小時,得混合物Ⅰ,降溫至30℃之后將微生物菌溶液均勻噴灑在混合物Ⅰ上,即得復合肥肥芯;
步驟二、一次包膜:將制得的1/2復合肥肥芯團聚、造粒,并將內包膜劑于50℃下高壓均勻噴涂在顆粒表面,得到一次包膜的肥料粒Ⅰ;
步驟三、二次包膜:將剩余的復合肥肥芯料加入肥料粒Ⅰ中,使復合肥肥芯均勻包裹在肥料粒Ⅰ的表面得到肥料粒Ⅱ,并將外包膜劑于60℃下高壓均勻噴涂在肥料粒Ⅱ的表面,常溫干燥得粒徑≤4.0mm的腐植酸鉀富硒復合肥顆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拉多美(寧陵)化肥有限公司;廣東拉多美化肥有限公司;湛江拉多美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拉多美(寧陵)化肥有限公司;廣東拉多美化肥有限公司;湛江拉多美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79385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