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二維碼的防偽認證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778838.6 | 申請日: | 2019-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458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科銳鏈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9/32;G06K1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誠信通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衛東 |
| 地址: | 100176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二維碼 校驗服務器 校驗 主體數據 防偽認證系統 校驗信息 密鑰 生成服務器 移動互聯網 編碼生成 建立連接 密碼算法 密碼驗證 掃描終端 算法計算 用戶隱私 有效識別 合法性 泄露 掃描 偽造 驗證 威脅 安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二維碼的防偽認證系統及方法,該方法包括:利用密鑰和密碼算法對二維碼主體數據進行計算,生成校驗因子;將二維碼校驗服務器地址、二維碼主體數據和校驗因子連接后編碼生成二維碼;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得二維碼校驗服務器地址、二維碼主體數據和校驗因子;與二維碼校驗服務器建立連接,二維碼校驗服務器使用與二維碼生成服務器相對應的密鑰和密碼驗證算法計算出二維碼主體數據的校驗信息,通過判斷所述校驗信息與校驗因子是否一致,驗證該二維碼的合法性和正確性。本發明,在二維碼生成時加入了二維碼校驗服務器地址和校驗因子,二維碼掃描終端能夠有效識別偽造二維碼,保障移動互聯網入口安全,降低用戶隱私泄露的威脅。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信息防偽及移動互聯網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二維碼的防偽認證系統及方法,基于密碼算法實現二維碼的防偽認證、保障信息安全。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智能終端的普及,二維碼的應用也日趨廣泛。二維碼作為互聯網的主要入口之一,已經成為連結用戶與互聯網的橋梁。
二維碼具有編碼范圍廣、糾錯能力強、成本低廉和持久耐用等優點,擁有巨大的應用潛力。此外,二維碼以其提供信息的移動性、便捷性和全面性,在防偽認證、食品溯源、藥品監管、支付結算等領域都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代表性編碼方法有PDF417、QR Code、Code49、Code 16K、Code One等。
二維碼是由軟件生成器制作生成的。目前,二維碼的制作軟件眾多,任何組織和個人均可借助免費二維碼軟件制作和發布二維碼,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不法分子可使用偽造的二維碼替換合法的二維碼,將用戶導向假冒的URL或者誘使用戶下載惡意軟件,非法盜取用戶身份信息甚至騙取用戶資金。此外,二維碼作為信息的存儲容器,從外表無法識別內部的信息,無法判斷信息的真偽。因此,二維碼的生成和掃描缺乏審核和認證,二維碼儲存的信息人眼難以識別,二維碼偽造的安全隱患難以預防。
由此可見,由于二維碼的偽造成本低,應用范圍廣,因此,二維碼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伴隨著信息安全風險,二維碼安全事件屢次發生,導致資金損失和隱私泄露。
有鑒于此,需要對現有的二維碼生成和防偽方式進行改進,以實現二維碼的防偽認證、保障信息安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二維碼生成和掃描使用存在安全隱患,容易導致資金損失和隱私泄露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二維碼的防偽認證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二維碼生成服務器利用密鑰和密碼算法,對請求者發送的二維碼主體數據m進行計算,生成校驗因子s;
將二維碼校驗服務器地址addr、二維碼主體數據m和校驗因子s連接后編碼生成二維碼;
通過掃描終端掃描識別二維碼,獲得該二維碼信息中的二維碼校驗服務器地址addr、二維碼主體數據m和校驗因子s;
掃描終端通過二維碼校驗服務器地址addr與二維碼校驗服務器自動建立連接,二維碼校驗服務器使用與二維碼生成服務器相對應的密鑰和密碼驗證算法計算出二維碼主體數據m的校驗信息,通過判斷所述校驗信息與校驗因子s是否一致,驗證該二維碼的合法性和正確性。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二維碼校驗服務器地址addr、二維碼主體數據m和校驗因子s之間分別通過第一分隔符和第二分隔符分隔。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密碼算法包括但不限于:數字簽名算法和消息認證碼算法,所述校驗因子為數字簽名或消息認證碼。
在上述方法中,請求者發送發起二維碼生成請求時,對請求者的身份進行認證審核,認證審核通過后再生成校驗因子s和相應的二維碼。
在上述方法中,采用數字簽名算法生成校驗因子和二維碼以及驗證該二維碼的合法性和正確性的具體步驟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科銳鏈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中科銳鏈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77883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