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昆蟲蛋白源飼料及其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745490.0 | 申請日: | 2019-08-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382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8 |
| 發明(設計)人: | 路迅 | 申請(專利權)人: | 自然創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K10/20 | 分類號: | A23K10/20;A23K20/14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文惠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豐臺區造***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昆蟲蛋白 黑水虻幼蟲 飼料 低溫烘干 高溫滅菌 抗菌肽 變黑 加工 蛋白酶活性 蛋白酶 有效地 保證 分解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昆蟲蛋白源飼料及其加工方法。該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對黑水虻幼蟲進行溫度為H1、時間為T1的高溫滅菌處理;S2,對黑水虻幼蟲進行溫度為H2、時間為T2的低溫烘干處理,得到昆蟲蛋白源飼料,其中,H2<H1,T2>T1。上述高溫滅菌處理由于溫度較高且時間較短,不僅降低了最終昆蟲蛋白源飼料氧化變黑的程度,還能夠抑制黑水虻幼蟲中的蛋白酶活性,減弱了蛋白酶對黑水虻幼蟲中抗菌肽的分解作用,進而有效地保證了黑水虻幼蟲中的抗菌肽的含量;同時,上述低溫烘干處理由于溫度較低且時間較長,從而不僅能夠保證最終昆蟲蛋白源飼料不被氧化變黑,還能夠使昆蟲蛋白源飼料具有豐富的營養和優異的商品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飼料生產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昆蟲蛋白源飼料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黑水虻(Hermitia illucens)是雙翅目水虻科扁角水虻屬的一種昆蟲,又稱光亮扁角水虻,在全球熱帶和亞熱帶的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由于黑水虻營養豐富,現有技術中通常采用黑水虻幼蟲經過加工后作為昆蟲蛋白源、爬寵、家禽、生豬養殖的飼料,即黑水虻昆蟲源蛋白飼料。
在常規的加工工藝中,一般采取微波,或者炒干的方式,將黑水虻幼蟲直接在100度以上的高溫下烘干成成品。
然而,現有技術中常規加工,如果采用高溫直接烘干的方式,則會導致熔點低的低碳脂肪酸的損失,如果直接采用低溫烘干的方式,低碳脂肪酸得以保存,但是通常易導致得到的黑水虻昆蟲干蟲飼料氧化變黑,并導致昆蟲體內的抗菌肽被蛋白酶分解,從而導致商品性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昆蟲蛋白源飼料及其加工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加工工藝易導致黑水虻昆蟲飼料低碳脂肪酸損失、或抗菌肽被分解及易氧化變黑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昆蟲蛋白源飼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對黑水虻幼蟲進行溫度為H1、時間為T1的高溫滅菌處理;S2,對黑水虻幼蟲進行溫度為H2、時間為T2的低溫烘干處理,得到昆蟲蛋白源飼料,其中,H2<H1,T2>T1。
進一步地,H1為100~120℃,T1為3~5min。
進一步地,高溫滅菌處理選自蒸汽滅菌處理、烘烤滅菌處理和微波滅菌處理中的任一種。
進一步地,H2為65~90℃,T2為12~24h。
進一步地,在對黑水虻幼蟲進行高溫滅菌處理的步驟之前,加工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利用油脂降解菌對黑水虻養殖飼料進行預處理,得到預處理飼料;利用預處理飼料對黑水虻幼蟲進行養殖。
進一步地,黑水虻幼蟲為利用預處理飼料養殖的黑水虻所生產的黑水虻幼蟲。
進一步地,在對黑水虻幼蟲進行養殖的步驟中,黑水虻幼蟲自孵化后的第3~5日開始利用預處理飼料進行養殖。
進一步地,在對黑水虻幼蟲進行高溫滅菌處理的步驟之前,加工方法還包括對黑水虻幼蟲進行排糞處理的步驟。
進一步地,在水中進行排糞處理,優選水溫為20~35℃,時間為12~24h。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昆蟲蛋白源飼料,該昆蟲蛋白源飼料由上述的加工方法處理得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自然創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自然創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74549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狗糧罐頭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狗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