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超效分離的污水處理系統及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741981.8 | 申請日: | 2019-08-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958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1 |
| 發明(設計)人: | 于振濱;苑廣耀;王存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思普潤水處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青島智地領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張紅鳳 |
| 地址: | 2665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斜管沉淀池 超效 磁種 污水處理系統 污泥回流管 加載 剩余污泥回流管 分離系統 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 水處理技術領域 高速剪切機 絮凝反應池 厭氧反應器 預處理系統 磁分離機 底部連接 混凝絮體 節能環保 內部設置 排放標準 一端連接 依次連接 刮泥機 混合池 下水道 送入 | ||
1.一種基于超效分離的污水處理系統,其包括依次連接的預處理系統和厭氧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厭氧反應器還連接有超效分離系統,所述的超效分離系統包括依次排布的混合池、磁種加載池、絮凝反應池及斜管沉淀池,所述的斜管沉淀池內部設置有刮泥機,在所述斜管沉淀池的底部連接有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的另一端連接至所述磁種加載池的底部,在所述的污泥回流管上設置有污泥回流泵,所述的污泥回流管用于將含有磁種的混凝絮體送入磁種加載池中;
所述的斜管沉淀池的底部還連接有剩余污泥回流管,所述的剩余污泥回流管上設置有剩余污泥泵,所述的剩余污泥回流管的另一端依次與高速剪切機、磁分離機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超效分離的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池連接有PAC加藥裝置,所述的絮凝反應池連接有PAM加藥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超效分離的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混合池、磁種加載池、絮凝反應池池內均設置有攪拌器。
4.一種基于超效分離的污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其采用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基于超效分離的污水處理系統,所述的污水處理工藝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a、廢水經預處理系統、厭氧反應器后,在厭氧反應器中通過厭氧微生物分別產生水解、酸化、產氫產乙酸、產甲烷四個階段,將大部分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進行分解;
b、進入超效分離系統,首先向混合池中投加PAC,向絮凝反應池中投加PAM,混合池、磁種加載池、絮凝反應池,在攪拌機的作用下使磁種、藥劑、污染物充分混合,進入斜管沉淀池,在磁種的作用下加快混凝絮體的沉降速度,通過剩余污泥泵將含有磁種的剩余污泥打入所述的高速剪切機中,把絮體打碎;
c、進入磁分離機,在磁分離機的作用下將磁種回收,分離后的剩余污泥進入儲泥池中。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超效分離的污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預處理系統包括格柵、沉沙池或調節池,所述的預處理系統通過物理法去除廢水中廢渣、廢砂。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超效分離的污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種加載池內所投加的磁種粒徑為40-200μm,所述的磁種的初次投加量為8000-10000mg/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思普潤水處理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思普潤水處理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741981.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利用微藻治理黑臭水體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農村生活污水凈化、蓄水儲用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