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應用于電網監控系統的可擴展開放式范式化方法與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739920.8 | 申請日: | 2019-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5550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蘇揚;陶文偉;李金;陳剛;周志烽;吳金宇;陳佳捷;王金賀;梁志宏;吳佩澤;彭伯莊;陳鵬;鄭偉文;伍思廉;胡朝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南方電網數字電網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6/18 | 分類號: | G06F16/18;G06F16/35;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宋永慧 |
| 地址: | 510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應用于 電網 監控 系統 擴展 開放式 范式 方法 裝置 | ||
1.一種應用于電網監控系統的可擴展開放式范式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電網監控系統中采集裝置發送的未解析日志;
采用聚類算法對接收到的所述未解析日志進行聚類,查找數量最多的同類日志;
對所述數量最多的同類日志進行規范化文件編寫,并對編寫后的數據按照預設數據存儲結構存儲,得到結構數據;
獲取所述結構數據中攜帶的資產信息,將所述資產信息組裝成范式化文件、并下發至所述采集裝置;
接收所述采集裝置根據所述范式化文件對未解析日志進行匹配解析過程中未成功解析的日志,將所述未成功解析的日志作為未解析日志的一部分,返回所述接收電網監控系統中采集裝置發送的未解析日志的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聚類算法對接收到的所述未解析日志進行聚類,查找數量最多的同類日志包括:
采用K-means算法對所述未解析日志進行聚類,查找數量最多的同類日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聚類算法對接收到的所述未解析日志進行聚類,查找數量最多的同類日志包括:
對于每條所述未解析日志,使用空格作為分隔符,提取出相應的字段;
對每個所述字段進行長度計算;
將每個字段的長度串聯,作為該條所述未解析日志的表達向量;
采用k-means算法對每條所述未解析日志對應的表達向量進行聚類,查找數量最多的同類日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所述數量最多的同類日志進行規范化文件編寫,并對編寫后的數據按照預設數據存儲結構存儲,得到結構數據包括:
推送所述數量最多的同類日志至第三方;
接收所述第三方對所述數量最多的同類日志的規范化文件編寫數據;
根據所述規范化文件編寫數據對所述數量最多的同類日志進行規范化文件編寫;
對編寫后的數據按照設備-廠商-型號-軟件版本數據存儲結構存儲,得到結構數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所述數量最多的同類日志進行規范化文件編寫,并對編寫后的數據按照預設數據存儲結構存儲,得到結構數據之后,還包括:
將結構數據下發至所述采集裝置;
所述獲取所述結構數據中攜帶的資產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采集裝置通過資產發現功能從所述結構數據中提取的資產信息,所述資產信息包括廠商、型號以及軟件版本信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未解析日志包括所述采集裝置根據所述范式化文件,通過正則表達式對未解析日志進行匹配解析時未解析的日志。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聚類算法對接收到的所述未解析日志進行聚類,查找數量最多的同類日志之后,還包括:
根據電力監控系統網絡安全的特點,將所述數量最多的同類日志歸類為不同業務類型對應日志,業務類型包括設備發現、互聯拓撲、運行狀態、開放服務、配置合規、系統漏洞、網絡互連、外設接入、登錄操作以及代碼程序。
8.一種應用于電網監控系統的可擴展開放式范式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
接收模塊,用于接收電網監控系統中采集裝置發送的未解析日志;
聚類模塊,用于采用聚類算法對接收到的所述未解析日志進行聚類,查找數量最多的同類日志;
編寫存儲模塊,用于對所述數量最多的同類日志進行規范化文件編寫,并對編寫后的數據按照預設數據存儲結構存儲,得到結構數據;
資產信息獲取模塊,用于獲取所述結構數據中攜帶的資產信息,將所述資產信息組裝成范式化文件、并下發至所述采集裝置;
循環模塊,用于接收所述采集裝置根據所述范式化文件對未解析日志進行匹配解析過程中未成功解析的日志,將所述未成功解析的日志作為未解析日志的一部分,控制所述接收模塊重新執行接收電網監控系統中采集裝置發送的未解析日志的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南方電網數字電網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南方電網數字電網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73992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