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背光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734246.4 | 申請日: | 2019-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4196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6 |
| 發明(設計)人: | 黃執忠;林佑撰 | 申請(專利權)人: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7 | 分類號: | G02F1/13357;G02F1/1677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任蕓蕓;鄭特強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背光 模塊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背光模塊,其包含有承載板及光源模塊。承載板具有承載面,其上具有容置槽、第一凹槽、第一內臺面及第一外臺面。第一凹槽設置靠近于容置槽。第一內臺面介于容置槽及第一凹槽之間,而第一外臺面位于第一凹槽相反于容置槽的一側。光源模塊設置于承載面上,并與容置槽相對應。相較于第一內臺面,第一外臺面更朝光源模塊突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背光模塊;具體而言,本發明尤其涉及一種供顯示裝置使用的背光模塊。
背景技術
在現今的顯示技術中,背光模塊已被廣泛及大量的使用作為光源的提供者。然而,隨著顯示裝置整體薄型化、大面積、無邊框及其他種種結構上的要求,背光模塊的設計及組裝經常需要隨之調整,且必需兼顧亮度均勻及散熱佳等等規格上的要求。
在傳統的設計上,會在底板上設置多條發光二極管燈條,然而在設置過程中可能因組裝公差或膠體分配不均而導致燈條歪斜,以影響到光學上的效果。此外,由于底板上可能會設置一些凹槽來形成外突的肋條作為結構強化或走線之用,因此在加工形成凹槽的過程中可能造成底板不平,進而使得設置于其上的燈條也隨之傾斜或是不易組裝。再者,如何于凹槽區域也能有效的協助燈條散熱,也是需解決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其中之一在于提供一種背光模塊,可減少其上光源模塊歪斜或組裝不當的狀況。
本發明的目的其中之一在于提供一種背光模塊,可加強光源模塊與承載面間的連接穩定度。
本發明的目的其中之一在于提供一種背光模塊,可在凹槽提升光源模塊散熱的效果。
本發明的背光模塊包含有承載板及光源模塊。承載板具有承載面,其上具有容置槽、第一凹槽、第一內臺面及第一外臺面。第一凹槽設置靠近于容置槽。第一內臺面介于容置槽及第一凹槽之間,而第一外臺面位于第一凹槽相反于容置槽的一側。光源模塊設置于承載面上,并與容置槽相對應。相較于第一內臺面,第一外臺面更朝光源模塊突出。
在另一應用中,本發明的背光模塊包含承載板及光源模塊。承載板的承載面具有光源承載區、凹槽及凸部;其中凹槽設置于光源承載區的一側,凸部設置于光源承載區及凹槽之間,且沿凹槽分布。凹槽相對于光源承載區凹陷,而凸部則相對于光源承載區突出。光源模塊設置于光源承載區,且凸部沿著光源模塊之一側分布。
在另一應用中,本發明的背光模塊包含承載板、散熱片及光源模塊。承載板的承載面上具有凹槽,凹槽具有內面及第一延伸方向,而散熱片設置于凹槽內。散熱片具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其中第三部分分別連接于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且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之間形成一空間。光源模塊部分覆蓋于凹槽上,且具有底面。第一部分連接于光源模塊的底面,而第二部分連接于凹槽的內面。通過此一設計,第一部分吸收來自光源模塊的熱能后可經由第三部分及第二部分傳導至承載板上,以達到散熱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背光模塊的實施例元件爆炸圖;
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3為圖2所示實施例加上膠體后的剖視圖;
圖4為背光模塊的實施例俯視圖。
圖5為另一承載板的實施例剖視圖;
圖6為背光模塊的另一實施例元件爆炸圖;
圖7A、7B為圖6所示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8為承載板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9為圖8所示實施例的變化實施例示意圖;
圖10為背光模塊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11為圖10所示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12為承載板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73424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光學調控元件以及顯示裝置
- 下一篇:一種背光模組、顯像裝置及成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