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Lstm與Gcforest算法混合強化學習的配網變壓器負荷預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725756.5 | 申請日: | 2019-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1910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徐健鋒;吳俊杰;鄒偉康;王文國;劉建模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昌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7/16 | 分類號: | G06F17/16;G06Q10/04;G06Q50/06;G06N20/00;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許瑩瑩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lstm gcforest 算法 混合 強化 學習 變壓器 負荷 預測 方法 | ||
1.一種Lstm與Gcforest算法混合強化學習的配網變壓器負荷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從配網信息管理系統歷史數據集中抽取某臺變壓器長度為n的負荷取值時間序列數據,記為其中t1,t2,…tn代表前驅后續的n個時間點;
(2)按照順序從時間序列數據中抽取指定長度為L的(n-L+1)段數據序列,構成如下(n-L+1)行×L列的二維矩陣J1:
(3)將J1中第L列時間數據進行縱向上移p個長度,得到二維矩陣J2′:
(4)將第L列缺失數據的(n-L+2-p)至(n-L+1)共p行數據進行刪除,生成新的二維矩陣J2:
(5)將矩陣J2每行數據分別代入Lstm神經網絡模型進行訓練,其中矩陣J2數據的第1列至第L-1列作為輸入,第L列作為輸出代入,訓練完成后保存Lstm算法對應模型記為Lp_Model;
(6)從配網信息管理系統歷史數據集中抽取這臺變壓器另外截取長度為m的負荷取值時間序列數據,記為其中t1,t2,…tm代表前驅后續的m個時間點;
(7)按照順序從時間序列數據中抽取指定長度為L的(m-L+1)段數據序列,構成如下(m-L+1)行×L列的二維矩陣J3:
(8)將第L列數據同步驟3方法進行縱向上移p個長度,再將缺失第L列數據的(m-L-p+2)行至(m-L+1)共p行數據進行刪除,得到(m-L+1-p)行×L列的二維矩陣J4:
(9)將矩陣J4數據的第1列至第L-1列作為輸入分別代入Lp_Model神經網絡模型,輸出第L列預測值,記為
(10)抽取步驟6中通過處理后確定的m個時間點對應的m條變壓器工況數據記為其中每條工況數據都由k種工況屬性構成,任一可以記錄為其中i∈[1,m],則可以表示為矩陣J5:
(11)將步驟9獲取的時間下標為tL+p,…tm的(m-L+1-p)個變壓器負荷預測值,記為與矩陣J5的第L行至m-p行數據結合為如下矩陣J6:
(12)將步驟7獲取的時間下標為tL,…tm-p的(m-L+1-p)個變壓器負荷真實值,記為時間下標為tL+p,…tm的(m-L+1-p)個變壓器負荷真實值,記為然后將上述數據與步驟11獲取的矩陣J6結合為如下矩陣J7:
(13)將矩陣J7的(m-L+1-p)行數據分別代入Gcforest機器模型進行訓練,其中矩陣J7數據的第1列至第k+2列作為輸入,第k+3列作為輸出代入,訓練完成后該模型記Gp_Model;
(14)抽取本變壓器當前待預測時間點T之前時間點T-L+1-p至T-p-1的(L-1)個負荷數據:記為D(T-L+1-p),D(T-L+2-p),…D(T-p-1),輸入Lp_Model,獲得時間點T負荷預測值記為D'T;
(15)選取T-p時間點的工況數據CT-p=C(T-p)1,C(T-p)2,…,C(T-p)K,T-p時間點負荷數據DT-p與步驟14獲得時間點T負荷預測數據D'T,組合為數據序列:C(T-p)1,C(T-p)2,…,C(T-p)K,DT-p,D'T輸入Gp_Model,獲得時間點T最終的負荷預測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昌大學,未經南昌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72575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