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檢測汽車前艙橫梁總成的檢具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725297.0 | 申請日: | 2019-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077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洪財;劉立峰;鄭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和達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5/00 | 分類號: | G01B5/00;G01B5/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盧艷民 |
| 地址: | 201712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底板 橫梁總成 汽車前艙 副定位銷 主定位銷 檢測架 檢測型 檢具 測量基準 壓緊夾鉗 通止規 檢測 測量效率 定位通孔 活動插銷 相鄰設置 輪廓度 孔位 前艙 適配 判定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檢測汽車前艙橫梁總成的檢具,包括底板、通止規、檢測架、主定位銷、副定位銷、兩個活動插銷、四個壓緊夾鉗、四個第一檢測型塊和三個測量基準塊,底板呈矩形,三個測量基準塊分設在所述底板的三個角上;通止規設置在所述底板上;檢測架的形狀與所述前艙橫梁總成相適配,檢測架設置在所述底板上;四個壓緊夾鉗一一對應地與所述四個第一檢測型塊相鄰設置;主定位銷和副定位銷一一對應地設置在所述兩個第一檢測型塊的頂端,且主定位銷和副定位銷一左一右地設置。本發明的用于檢測汽車前艙橫梁總成的檢具,操作簡單,價格便宜,可快速同時判定汽車前艙橫梁總成的定位通孔孔位和輪廓度是否合格,提高了測量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檢測汽車前艙橫梁總成的檢具。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環保法規和燃油經濟性政策的不斷收緊,節能減排已成為當前汽車發展的重要趨勢。目前歐美日等發達國家都在通過技術標準和法規不斷加大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要求,我國汽車節能降耗法規及標準也在不斷提高,汽車節能減排技術業已成為各車企當前關注的熱點。為了響應國家的政策,國家和汽車廠都在大力開發純電動汽車。對于電動汽車,為了在原有電量的基礎上,如何增加汽車的續航里程,汽車輕量化已經是一種趨勢。目前比亞迪HADE項目前艙橫梁就布點在我司,傳統的燃油車是不含有前艙橫梁的,我司也是第一次接手此類項目。
產品制造完成后,使用何種檢測手段對質量進行控制是企業重點考慮的問題。現在對零件的檢測最為常用的工具是三坐標測量機,此檢測工具具有高精度和高智能,使得其得到較為廣泛使用,但此工具檢測零件時所花時間長,測量效率低,難以滿足批量生產要求。三坐標的操作人員為能夠快速準確地完成工作,需投入很大精力與時間,這無疑給企業增加了額外的無形成本。這樣的檢測儀器對那些大規模生產,需要快速和多方位檢測的零件是非常的不適用的。而一般的測量工具又難以反應產品的真實狀態,經常會出現誤判等情況,不能滿足現場的生產要求。
請參閱圖1,前艙橫梁總成18包括兩個側橫梁181和兩個中間橫梁182,兩個側橫梁181相對設置,兩個中間橫梁182分別跨接在兩個側橫梁181之間,整體結構呈H形。前艙橫梁總成加工完成后怎樣對其進行測量時需要解決的問題,最初我們解決此類問題的思路是開發測量支架,即專門為前艙橫梁總成在三坐標上測量時使用的定位工具。但是第一副測量支架做下來后,在使用過程中發現部分點測量不到,需要將產品進行二次翻轉安裝,雖然檢測精度上去了,但是測量效率低下,無法滿足大批量生產時的質量控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用于檢測汽車前艙橫梁總成的檢具,操作簡單,價格便宜,能夠快速判斷前艙橫梁總成是否合格的檢具。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檢測汽車前艙橫梁總成的檢具,包括底板、通止規、檢測架、主定位銷、副定位銷、兩個活動插銷、四個壓緊夾鉗、四個第一檢測型塊和三個測量基準塊,其中:
所述底板呈矩形,所述三個測量基準塊分設在所述底板的三個角上;
所述通止規設置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檢測架的形狀與所述前艙橫梁總成相適配,所述檢測架設置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檢測架包括兩個側橫桿和兩個中間橫桿,所述兩個側橫桿一前一后地設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兩個中間橫桿一左一右地設置在所述兩個側橫桿之間,且每個中間橫桿的前后端一一對應地與所述兩個側橫桿相連;
所述四個第一檢測型塊中,其中兩個第一檢測型塊一一對應地設置所述檢測架的一個側橫桿的左右端,另外兩個第一檢測型塊一一對應地設置所述檢測架的另一個側橫桿的左右端;每個第一檢測型塊的頂端設置有定位面;
所述四個壓緊夾鉗一一對應地與所述四個第一檢測型塊相鄰設置;
所述主定位銷和副定位銷一一對應地設置在所述兩個第一檢測型塊的頂端,且所述主定位銷和副定位銷一左一右地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和達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和達汽車配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72529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