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建筑內水管漏水點的定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717509.0 | 申請日: | 2019-08-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106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澤偉;余林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偉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D5/02 | 分類號: | F17D5/02;G01M3/00;G01M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紅芳 |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管 漏水點 管段 閥門龍頭 出水 漏液現象 內水管 冰水 檢測 紅外線熱像儀 不規則形狀 紅外熱像圖 準確度 打壓測試 家裝管道 建筑墻壁 精準定位 漏水事故 圖案區域 內管道 試壓泵 暗裝 排查 水壓 逐段 埋設 流出 觀測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建筑內水管漏水點的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對建筑墻壁內埋設的水管的整個管段進行打壓測試,檢測水管的整個管段是否存在漏液現象;S2:將水管出水端的閥門龍頭打開,并通過試壓泵向水管內注入一定水壓的熱水或冰水,當所通入的熱水或冰水從水管出水端的閥門龍頭流出時,將水管出水端的閥門龍頭進行關閉;S3:利用紅外線熱像儀對水管的管段進行逐段排查,通過觀測獲得的紅外熱像圖是否存在不規則形狀的圖案區域,判斷水管的管段是否存在漏液現象。本發明的方法適用于建筑內管道漏水點檢測,特別是家裝管道暗裝,漏水點小、漏水點難以精準定位的漏水事故進行精確定位,水管漏水點的檢測準確度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內水管漏水點的定位方法。
背景技術
漏水是建筑內管道存在的非常棘手卻又時常發生的問題,因不同原因造成的建筑物內水體滲漏,將直接影響其正常使用。輕者污損室內裝飾,影響視覺觀感;如果是長期滲漏,還會腐蝕其結構構件,危及使用安全,縮短其使用壽命。因此,及時發現建筑滲漏源非常必要。但一般建筑物受潮的滲漏源及路徑較隱蔽,當真正發生漏水事故時,如何正確地找到真正隱蔽漏水點是目前管道及各個家裝市場的難題。目前市場上擁有的管道測漏技術主要還是憑經驗測漏,或當測漏點難以確定時采用分段開鑿打壓檢測,缺少專業準確的測漏技術和產品。
一種針對供水管道不同漏水量定位的裝置及方法(中國專利CN201910075137)以及基于非金屬供水管的漏水檢測系統(中國專利CN201910099224),均公開了漏水點進行檢測的方法。但是,這兩篇所描述的專利針對的管道都為市政供水大口徑管道,其檢測壓力檢測方法不符合建筑內家裝管道小口徑管的檢測需求,且所需的設備較多較復雜,初投資較高,不符合家裝管道需求。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內水管漏水點的定位方法,本發明的方法適用于建筑內管道漏水點檢測,特別是家裝管道暗裝,漏水點小、漏水點難以精準定位的漏水事故進行精確定位,檢測準確度高。
所述的一種建筑內水管漏水點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對建筑墻壁內埋設的水管進行打壓測試,其中水管的出水端通接有閥門龍頭且水管的入水端通接有水管角閥,將水管的入水端通過所述水管角閥與設有壓力儀表的試壓泵進行通接;隨后將水管出水端的閥門龍頭進行關閉,通過試壓泵向水管內注入一定水壓的自來水,若通過試壓泵上的壓力儀表觀測存在壓力減小情況,則判定水管存在漏水現象;
S2:將存在漏水現象的水管出水端的閥門龍頭打開,并通過試壓泵向水管內注入一定水壓的熱水或冰水,以將水管內殘留的自來水排盡,當所通入的熱水或冰水從水管出水端的閥門龍頭流出時,將水管出水端的閥門龍頭進行關閉;
S3:利用紅外線熱像儀的紅外探測器檢測水管外側的墻壁表面的紅外輻射能量分布,檢測得到的紅外輻射能量分布成像到紅外探測器的光敏元件上形成紅外熱像圖;若獲得的紅外熱像圖呈現出不規則形狀的圖案區域,則表示該檢測段墻壁內側的水管存在漏液;若獲得的紅外熱像圖呈現出規則條形柱狀的圖案區域,則表示該檢測段墻壁內側的水管不存在漏液,即完成建筑內水管漏水點的準確定位。
所述的一種建筑內水管漏水點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通過試壓泵向水管內注入自來水的壓力為6~8公斤。
所述的一種建筑內水管漏水點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通過試壓泵向水管內注入熱水或冰水的壓力為6~8公斤。
所述的一種建筑內水管漏水點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若室內環境溫度低于30℃,則向水管內注入70~80℃的熱水;若室內環境溫度高于30℃,則向水管內注入0~4℃的冰水。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偉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偉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71750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