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管道壓力智能檢測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706680.1 | 申請日: | 2019-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116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5 |
| 發明(設計)人: | 陳曦暉;楊澤南;樓偉;閆鑫;羅成名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海大學常州校區 |
| 主分類號: | G01L9/06 | 分類號: | G01L9/06;G01L19/08;G01L19/12;G01S19/45;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張賞 |
| 地址: | 213022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道壓力 采集檢測裝置 壓力接收 分析儀 智能檢測系統 圖形化操作界面 鍵盤設置模塊 多點分布式 固定時間段 趨勢分析 曲線顯示 無線通信 閾值比較 單片機 電阻屏 圖形化 巡檢 存儲 采集 保存 檢測 通信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管道壓力智能檢測系統,該系統基于STM32系列單片機,包括多點分布式管道壓力采集檢測裝置和手持式壓力接收分析儀,多個管道壓力采集檢測裝置按需求和實際情況分布式固定安裝在管道不通位置,實現對分布式多點管道壓力信息進行檢測、采集、存儲、定位、顯示和通信;手持式壓力接收分析儀用于巡檢各管道壓力采集檢測裝置,通過無線通信實現對管道壓力采集檢測裝置的控制,進一步綜合運用鍵盤設置模塊和電阻屏圖形化操作界面,可針對手持式壓力接收分析儀中所保存的管道壓力數據進行固定時間段數據回看、圖形化曲線顯示、管道壓力閾值比較和管道壓力趨勢分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管道壓力智能檢測系統,屬于壓力檢測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壓力管道一般情況下用于輸送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煤氣、蒸汽等各種工業介質。壓力管道在國民經濟建設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被稱為國家的重大生命線。壓力管道對工業介質壓力進行傳遞進而完成工作內容,因此,壓力是考量系統是否正常工作的重要參數。現有壓力檢測裝置一般情況下只在固定位置進行單一壓力數據檢測,數據查看瀏覽不便,同時,無法針對分布在多點的壓力檢測裝置進行壓力數據集中收集、查看與分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管道壓力智能檢測系統,實現多點管道壓力信息的實時檢測、保存和傳輸,以及固定時間段管道壓力數據回看、圖形化曲線顯示、管道壓力閾值比較和管道壓力趨勢分析,達到智能檢測管道壓力的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管道壓力智能檢測系統,由多點分布式管道壓力采集檢測裝置和手持式壓力接收分析儀組成;所述多點分布式管道壓力采集檢測裝置包括若干個安裝在管道不同位置的管道壓力采集檢測裝置,所述管道壓力采集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處位置的管道壓力并實現壓力數據的存儲和傳輸;所述手持式壓力接收分析儀用于對分布在不同位置的管道壓力采集檢測裝置進行數據收集,并進行數據顯示和異常檢測;
所述管道壓力采集檢測裝置通過管道壓力檢測模塊、第一主控制器、第一電源模塊、時鐘模塊、A/D轉換模塊、第一顯示模塊、第一存儲模塊、第一通信模塊和第一定位模塊實現;
所述手持式壓力接收分析儀通過第二主控制器、第二電源模塊、第二通信模塊、第二定位模塊、第二存儲模塊、第二顯示模塊、鍵盤設置模塊和報警模塊實現。
進一步的,所述管道壓力檢測模塊采用CPS181陶瓷壓力傳感器,安裝在管道內壁,所述管道壓力檢測模塊用于檢測所處位置的管道壓力,并將管道壓力轉換為毫伏級電壓信號;
所述第一主控制器采用STM32系列單片機;所述第一主控制器控制時鐘模塊對各種操作記錄時間戳,接收A/D轉換模塊轉換后的管道壓力數據,并控制第一顯示模塊顯示所接收的管道壓力數據,同時將所接收的管道壓力采集數據存儲在第一存儲模塊;所述第一主控制器控制第一通信模塊將管道壓力數據傳輸至手持式壓力接收分析儀;所述第一主控制器接收第一定位模塊采集的管道壓力檢測裝置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電源模塊采用12V可充電式鋰電池為CPS181陶瓷壓力傳感器供電;
所述時鐘模塊采用外部實時時鐘,用于為主控制器提供時間信息,并記錄各種操作時間戳;
所述A/D轉換模塊采用AD620芯片,用于將管道壓力檢測模塊輸出的毫伏級電壓轉換為標準0-5V電壓,以及采用AD7799轉換芯片,將電壓信號轉換為24位的數字信號;所述A/D轉換模塊通過SPI接口將轉換后的管道壓力數據傳輸至第一主控制器;
所述第一顯示模塊采用LED共陰極數碼管,與第一主控制器連接,用于顯示A/D轉換模塊轉換后的管道壓力數據;
所述第一存儲模塊采用W25Q64FLASH芯片,與第一主控制器采用SPI串行通訊,用于存儲A/D轉換模塊轉換后的管道壓力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海大學常州校區,未經河海大學常州校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70668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