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觸摸傳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706530.0 | 申請日: | 2019-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949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6 |
| 發明(設計)人: | 權度亨;魯圣辰;樸祥辰;柳漢太;李俊九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1 | 分類號: | G06F3/041;G02F1/13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何月華 |
| 地址: | 韓國全***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觸摸 傳感器 | ||
本發明涉及觸摸傳感器。根據本發明的觸摸傳感器包括沿第一方向形成在基板上的第一感測電極單元以及沿與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形成在基板上的第二感測電極單元。多個精細刻蝕圖案形成在包括在所述第一感測電極單元和所述第二感測電極單元中的單元透明電極的邊界部分中。每個單元透明電極可以具有連接多邊形的頂點的曲線的一部分被去除的形狀。相鄰的單元透明電極可以彼此電連接。根據本發明,可以防止由于形成有透明電極的電極區域與未形成有透明電極的電極間區域之間的光學特性不同而導致的透明電極對用戶可見,并且還可以防止由透明電極引起的透光率的減小以及由于莫爾現象導致的光學質量的降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觸摸傳感器。更具體地,本發明涉及這種觸摸傳感器,該觸摸傳感器通過在透明電極中形成以多個精細刻蝕圖案為特征的單元透明電極(unit?transparentelectrode)以便改善可見度和透光率,從而能夠防止由于透明電極而導致的透光率的減小以及由于莫爾(moiré)現象而導致的光學質量的降低,同時還能夠防止由于形成透明電極的電極區域與沒有透明電極形成的電極間區域之間的光學特性的不同而導致的透明電極不必要地對用戶可見。
背景技術
觸摸傳感器是在用戶通過他或她的手指或觸摸筆接觸正在屏幕上顯示的圖像時,能夠響應于該接觸來檢測觸摸點的設備。觸摸傳感器被制造成安裝在顯示設備(諸如液晶顯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上的結構。
通常,這類觸摸傳感器包括觸摸感測區域,該觸摸感測區域包括在彼此交叉的方向上形成的透明電極,該透明電極作為用于感測用戶的觸摸操作的部件。可以將觸摸感測區域分為存在透明電極的電極區域和不存在透明電極的電極間區域。
由于電極區域和電極間區域具有不同的光學特性(包括透射率和反射率),所以電極區域和電極間區域可以彼此不同,從而可能不必要地對用戶可見。
此外,由于電極區域與電極間區域相比具有相對低的透射率,因此觸摸傳感器的圖案可能對用戶是可見的。
下面將詳細描述這種傳統的問題。
圖1為傳統觸摸傳感器的截面圖,圖2A和圖2B為示出圖1中公開的傳統觸摸傳感器的示例性上部形狀的示圖,以及圖3為示出由于圖1中公開的傳統觸摸傳感器中的透明電極產生的空間頻率的低頻分量導致透明電極對用戶可見的原理的示圖。圖3的空間頻率的單位為周/度(cycle?per?degree,CPD)。
參見圖1至圖3,傳統的觸摸傳感器包括由氧化銦錫(indium?tin?oxide,ITO)制成并在第一方向上形成在基板1上的第一感測電極2、由ITO制成并在與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形成的第二感測電極3、被配置為使第一感測電極2與第二感測電極3絕緣的絕緣層4、由ITO制成并被配置為連接兩個這種第二感測電極3的橋接圖案5、以及器件保護層6。圖2A示出了形成有第一感測電極2和第二感測電極3的示例性上部形狀,圖2B示出了除了形成有第一感測電極2和第二感測電極3外還形成有橋接圖案5的示例性上部形狀。
對于傳統的觸摸傳感器,ITO具有取決于厚度的光學特性(諸如透射率/反射率、透明/反射色感等)的差異。因此,在形成有ITO的電極區域和沒有ITO形成的電極間區域之間產生光學特性的差異,并且透射光和反射光使得ITO圖案對用戶可見。
此外,由于具有大間距和大厚度的ITO被應用到橋接圖案5以確保通道電阻,所以當外部光發射到觸摸傳感器時,橋接圖案5對用戶可能是可見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未經東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7065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