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聯排式鰻魚養殖用篩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705233.4 | 申請日: | 2019-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194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5 |
| 發明(設計)人: | 沈明國;魏森;葉能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安縣七彩湖特種水產養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1/95 | 分類號: | A01K61/95 |
| 代理公司: | 成都誠中致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0 | 代理人: | 曹宇杰;阮濤 |
| 地址: | 644200 四川省宜***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聯排式 鰻魚 養殖 篩分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聯排式鰻魚養殖用篩分裝置,包括:置于魚池內的篩分部若干;設于魚池兩側的導向部一對;設于導向部的運動機構一對;設于運動機構的吊起機構一對;魚池的數量至少為兩個,篩分部的數量至少為兩個;篩分部用于鰻魚的各級篩分;吊起機構用于吊起及轉移篩分部;運動機構用于驅動吊起機構運動;導向部用于運動機構的運動導向。本發明方便對鰻魚按照不同的重量進行篩分,操作簡單,能夠有效地避免鰻魚的篩分對鰻魚造成傷害,自動化地實現鰻魚地轉移,降低養殖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鰻魚篩分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鰻魚養殖相關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聯排式鰻魚養殖用篩分裝置。
背景技術
鰻魚,別名:白鱔、白鰻、河鰻、鰻鱺、青鱔、風饅、日本鰻。鰻魚是指屬于鰻鱺目分類下的物種總稱。又稱鱔,是一種外觀類似長條蛇形的魚類,具有魚的基本特征。此外鰻魚與鮭魚類似具有洄游特性。鰻魚屬魚類,似蛇,但無鱗,一般產于咸淡水交界海域。
鰻魚養殖時,為了根據鰻魚進食量的不同對鰻魚進行篩分進行喂養。
一般地,鰻池可分一級池、二級池、三級池和成鰻池四種。鰻場中這些池子的比例分別為2:8:15:75,即一個50畝水面的鰻場,一級池1畝,二級池4畝,三級池7.5畝,成鰻池37.5畝。這些池子的用途及規格如下。
一級池:用于鰻苗引食訓練,并將鰻苗養到0.2克左右。面積為50~60平方米,池深0.8-1.0米,水深0.5-0.6米。
二級池:飼養體重0.2-2克鰻種。面積為200-400平方米,池深1.2-1.5米,水深0.8-1.0米。
三級池:飼養體重2-20克的鰻種。面積400-800平方米,池深1.4-1.5米,水深1.0-1.2米。
成鰻池:將體重20克左右的鰻種養成150-200克的食用鰻。面積800-1200平方米,池深1.5-1.6米,水深1.0-1.2米。
在一級池中的鰻魚養到0.2克時,對一級池內的鰻魚進行分級飼養,而現有的鰻魚的篩分是將鰻魚轉移至各級篩分網上進行篩分,篩分后按照不同重量放養至不同的養殖池內,由于一級池內的鰻魚數量較多,因此增大了鰻魚的篩分強度和篩分效率,同時這種篩分方式,在篩分過程中將不可避免對鰻魚造成傷害,因此導致產量下降,影響養殖場的經濟效益,同時在篩分中不方便鰻魚的轉移。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聯排式鰻魚養殖用篩分裝置,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方便對鰻魚按照不同的重量進行篩分,操作簡單,能夠有效地避免鰻魚的篩分對鰻魚造成傷害,自動化地實現鰻魚地轉移,降低養殖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鰻魚篩分效率,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擬采用以下技術:
一種聯排式鰻魚養殖用篩分裝置,包括:
置于魚池內的篩分部若干;
設于魚池兩側的導向部一對;
設于導向部的運動機構一對;
設于運動機構的吊起機構一對;
魚池的數量至少為兩個,篩分部的數量至少為兩個;
篩分部用于鰻魚的各級篩分;
吊起機構用于吊起及轉移篩分部;
運動機構用于驅動吊起機構運動;
導向部用于運動機構的運動導向。
進一步地,篩分部包括底框,底框內壁呈等間隔地陣列有底條若干,底框上表面四角處垂直地設有角支撐板兩對,相鄰的一對角支撐板之間呈等間隔地陣列有護板若干,角支撐板上端設有上框,上框兩側壁呈等間隔地陣列有吊環,吊環上端設有掉眼,底框與角支撐板形成的框體內壁上固定有篩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安縣七彩湖特種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未經江安縣七彩湖特種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70523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產養殖用投料設備
- 下一篇:錦鯉自動化分選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