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纜隧道機器人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696585.8 | 申請日: | 2019-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5756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17 |
| 發明(設計)人: | 呂啟深;李勛;吳華釗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2C37/40 | 分類號: | A62C37/40;G05D1/02 |
| 代理公司: | 44224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羅平 |
| 地址: | 518001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纜隧道 履帶式行走機構 干粉滅火裝置 尋跡傳感器 電磁組 傳感器 傳感器組件 控制系統 機器人 預設路徑 路徑信息 地形圖 電連接 導帶 撲滅 存儲 鋪設 火災 傳輸 申請 | ||
1.一種電纜隧道機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履帶式行走機構(10);
干粉滅火裝置(30),設置于所述履帶式行走機構(10);
傳感器組件(40),設置于所述履帶式行走機構(10),所述傳感器組件(40)包括紅外尋跡傳感器(410)和電磁組傳感器(420),所述紅外尋跡傳感器(410)用于識別電纜隧道內鋪設的導帶,且所述電磁組傳感器(420)用于獲取路徑信息;以及
控制系統(50),分別與所述履帶式行走機構(10)、所述干粉滅火裝置(30)、所述紅外尋跡傳感器(410)以及所述電磁組傳感器(420)電連接,所述控制系統(50)用于存儲電纜隧道地形圖和預設路徑圖,且用于接收所述紅外尋跡傳感器(410)和所述電磁組傳感器(420)傳輸的數據,并控制所述履帶式行走機構(10)和所述干粉滅火裝置(3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隧道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帶式行走機構(10)包括:
兩個履帶式驅動輪(110);以及
驅動箱(120),包圍形成第二容納空間(121),所述驅動箱(120)設置于所述兩個履帶式驅動輪(110)之間,用于帶動所述兩個履帶式驅動輪(110)運動,且所述紅外尋跡傳感器(410)和所述電磁組傳感器(420)設置于所述驅動箱(120)靠近地面的一側,且位于所述第二容納空間(121)外。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纜隧道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尋跡傳感器(410)和所述電磁組傳感器(420)均為四個,且每兩個所述紅外尋跡傳感器(410)為一組,每兩個所述電磁組傳感器(420)為一組,每組所述紅外尋跡傳感器(410)的連線以及每組所述電磁組傳感器(420)的連線均與所述兩個履帶式驅動輪(110)的運動方向平行。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纜隧道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箱(120)包括驅動電機(122)、輪盤(123)、錐形齒輪(124)和驅動軸(125),所述驅動電機(122)的輸出軸安裝所述輪盤(123),所述輪盤(123)與所述錐形齒輪(124)嚙合連接,所述錐形齒輪(124)安裝于所述驅動軸(125)的一端,所述驅動軸(125)的另一端與所述兩個履帶式驅動輪(110)機械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纜隧道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箱(120)還包括支撐架(126)和軸承(127),所述軸承(127)嵌設于所述支撐架(126)開設的通孔中,所述支撐架(126)的兩端分別抵接于所述第二容納空間(121)相對的側壁,且所述驅動軸(125)穿設于所述軸承(127)。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纜隧道機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輪盤(123)包括驅動輪盤(811)和從動輪盤(812),所述驅動輪盤(811)安裝于所述驅動電機(122)的輸出軸,且所述驅動輪盤(811)與所述從動輪盤(812)嚙合連接;
所述錐形齒輪(124)包括第一錐形齒輪(821)和第二錐形齒輪(822),所述第一錐形齒輪(821)與所述驅動輪盤(811)嚙合連接,所述第二錐形齒輪(822)與所述從動輪盤(812)嚙合連接;
所述驅動軸(125)包括第一驅動軸(831)和第二驅動軸(832),且所述軸承(127)包括第一軸承(841)和第二軸承(842);
所述第一驅動軸(831)穿設于所述第一軸承(841),且所述第一驅動軸(831)的一端安裝有所述第一錐形齒輪(821),另一端與一個所述履帶式驅動輪(110)機械連接;
所述第二驅動軸(832)穿設于所述第二軸承(842),且所述第二驅動軸(832)的一端安裝有所述第二錐形齒輪(822),另一端與另一個所述履帶式驅動輪(110)機械連接;以及
所述支撐架(126)包括第一支撐架(851)和第二支撐架(852),所述第一軸承(841)和所述第二軸承(842)分別嵌設于所述第一支撐架(851)和所述第二支撐架(852)開設的通孔中,且所述第一支撐架(851)的兩端和所述第二支撐架(852)的兩端均抵接于所述第二容納空間(121)相對的側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69658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室內智慧型消防產品集成的消防控制和安全保障系統
- 下一篇:便攜連體吊環拉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