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多級旋風加捕霧分離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694582.0 | 申請日: | 2019-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585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祖裕;陳永忠;張文文;宋書中;熊德友;胥貴彬;帥翔予;楊雪波;周世金;孫梁;翁昌祥;鐘成興;趙文;朱樂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長儀油氣集輸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L3/10 | 分類號: | C10L3/10;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鵬程 |
| 地址: | 614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二級分離 絲網捕霧器 一級分離 旋風 捕霧分離裝置 進氣口 捕霧分離器 三級分離 中空通道 頂蓋 出氣口 側邊 內殼 分離裝置 容器腔體 內筒壁 容器腔 外筒壁 排出 外壁 連通 體內 天然氣 | ||
1.一種多級旋風捕霧分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有進氣口(1)和出氣口(20)的容器腔體(2),所述容器腔體(2)內設置有多級旋風捕霧分離裝置,所述多級旋風捕霧分離裝置包括上部帶有頂蓋和側邊罩(18)的絲網捕霧器(16),以及下部設置在一級分離筒內的二級分離筒;所述一級分離筒的外筒壁(3)和內筒壁(5)之間構成一級分離腔(4),所述二級分離筒的外殼(11)和內殼(14)之間構成二級分離腔(13),所述內殼(14)中間為與所述絲網捕霧器(16)連通的中空通道,所述頂蓋和側邊罩(18)與絲網捕霧器(16)外壁之間構成三級分離腔(17);天然氣經進氣口(1)進入所述多級旋風捕霧分離裝置,依次經過一級分離腔(4)、二級分離腔(13)、二級分離筒的中空通道、絲網捕霧器(16)和三級分離腔(17),最后至出氣口(20)排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級旋風捕霧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分離筒的外筒壁(3)與內筒壁(5)頂部齊平并封閉,外筒壁(3)與內筒壁(5)底部敞開,且外筒壁(3)長度大于內筒壁(5)長度,即所述一級分離腔(4)在底部與容器腔體(2)的內腔連通;對應的,所述容器腔體(2)底部還設置有與容器腔體(2)的內腔連通的一級排污口(7)。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多級旋風捕霧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分離筒的外筒壁(3)內側按照圓周分布的導流槽(21)。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多級旋風捕霧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分離筒的內筒壁(5)與二級分離筒的外殼(11)之間留有供天然氣通過的間隙通道,所述二級分離筒的外殼(11)為底部封閉杯型殼體,外殼(11)的頂部開設有與所述間隙通道連通的開孔,二級分離筒的內殼(14)為中通的筒型殼體,二級分離筒的內殼(14)頂部與絲網捕霧器(16)底部殼體相連,且二級分離筒的內殼(14)底部與外殼(11)的底部之間留有間隙。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多級旋風捕霧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級分離筒的外殼(11)底部設置有二級排污口(6),所述二級排污口(6)通過管路穿過容器腔體(2)設置。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多級旋風捕霧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級分離筒的外殼(11)底部設置有擴口擋環(10);二級分離筒的內殼(14)底部則為內收的、帶有若干通氣小孔的錐管結構(12)。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級旋風捕霧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絲網捕霧器(16)包括底部帶有開口、頂部敞開的杯型壁,以及設置在杯型壁內的絲網捕霧芯;所述杯型壁底部的開口與所述中空通道連通,所述杯型壁的側壁與所述頂蓋和側邊罩(18)之間構成所述三級分離腔(17)。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多級旋風捕霧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蓋和側邊罩(18)構成倒扣在所述絲網捕霧器(16)上的杯型罩體,所述三級分離腔(17)在側邊罩(18)底部與容器腔體(2)內腔上部連通,對應的,在所述容器腔體(2)內腔上設置有三級排污口(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長儀油氣集輸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四川長儀油氣集輸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69458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